令狐台觀點:從反共教育進化到知共教育的迫切性

2017-10-27 07:00

? 人氣

近來中共19大占據台灣數家報紙主要版面,作者認為,台灣社會在長期「去中國化」下,多數人對中國完全陌生,台灣媒體的責任不該只是看熱鬧,應由台灣民眾「知共」的角度,引導閱聽人往實用層面去解析導讀。(資料照,美聯社)

近來中共19大占據台灣數家報紙主要版面,作者認為,台灣社會在長期「去中國化」下,多數人對中國完全陌生,台灣媒體的責任不該只是看熱鬧,應由台灣民眾「知共」的角度,引導閱聽人往實用層面去解析導讀。(資料照,美聯社)

中共19大仍占據台灣幾家報紙主要版面,但是台灣社會看待19大,還應該由更實用的層面去理解和掌握,否則霧裡看花也少了幾分臨近性,一般讀者興趣就不會太濃。對於中共乃至中國大陸發生的大事,台灣人不該完全置身事外,反共教育已是昨日黃花,知共教育應及早開展,媒體、特別是淺薄的電視新聞尤其該重視這塊。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讀高一的大女兒腳傷了,住台北的中年父親如筆者,自然負起晨起駕車送上學的責任;把握難得的半小時與女兒單獨相處,很自然談起中共19大,當筆者滔滔不絕談完中共這樣那樣的新聞,大女兒報以大大的一個呵欠。是的,不管高興與否,台灣年輕人都必須認知:中國大陸在你一生都息息相關,揮之不去,豈可不察。

不過將中共19大中央委員名單臚列半版,如同台灣某「類官媒」報紙的作法,恐怕更多是服務「匪情研究」學者,而對一般民眾或台青意義不大,看19大,乃至知共教育,應立基於交往互動的實用知識。

中共十九大一中全會25日召開,以習近平為首的7名中央政治局常委亮相。由左而右、由上至下:習近平、李克強、栗戰書、汪洋、王滬寧、趙樂際、韓正(AP)
作者認為,台灣民眾對中國普遍認識不深,媒體羅列19大常委名單,對一般民眾或台青而言意義不大。圖為以習近平為首的7名中央政治局常委。(美聯社)

舉例來說,綜整各種資訊之後,台灣一般民眾如果能歸納出:一、習近平人馬大量進到政治局常委,未來是習近平新時代的開始,習是繼毛鄧之後又一個大權一統的領導人,所以,習的政治和經濟政策將明顯影響兩岸格局。二、文化或基層的交流,習將「九二共識」的意義進一步限縮,「一中各表」已遭揚棄,台灣青年當有此認知,未來交流都會在中共預設的前提下開展。三、台灣未來的國際空間,由北京傾向以外交官出任台辦主任可知,只會愈來愈不利。四、中國大陸內部的政治山頭複雜,習近平面臨的政敵反撲力道,較之台灣的選舉鬥爭,只會更慘烈,所以不能期待習近平在兩岸關係會有石破天驚的變革,習能分神處理台灣的能量太有限,這部分他會更多地聽取各勢力的意見。

如果一般民眾或年輕人,具備將媒體提供的新聞歸整為實用資訊以符合己需,就算很不錯。可惜的是,台灣社會在政黨長年有計畫地「去中國化」下,反中結果甚至讓多數人完全對中國陌生,無知的可怕。獨派媒體會犯「據我情治單位蒐報,隸屬中國國台辦旗下的『福建廈門對台辦』,是目前中共掌控台灣兩大黑幫的前哨基地;隱身其中的『外聯辦事處』,則是負責實際操控台灣黑幫的執行和經援單位。」這種牛頭不對馬嘴的笑話,可見台灣社會反中反到昏頭,連正確認識都做不到。

以前是「反共」,如今是「反中」,連中國好的、台灣比不上的,也一併都視而不見。

中共19大只是「知共」的教育的一個切片,因為實務政治的變化太快太大,很難由制定課綱等體制內的步驟入手,但卻是刻不容緩;由19大事先事後、已揭露和未揭露的訊息,台灣社會要推估判讀的是未來10年兩岸關係;深一層的「中共研究」是學者的工作,但台灣媒體的責任不該只是看熱鬧,多少要由台灣民眾「知共」的角度,引導閱聽人往實用層面去解析導讀。

最理想的方式是「知共」進到學校,往長遠規畫,除了「知」還應該教育出「對等」能力與之周旋的新生代,不光是「反」;退一步求之,至少社會人士要有讀透兩岸新聞甚至自我保護的知識力,怕的是台媒本身對「知共」都淺薄無知地可笑,那就真的沒啥指望。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