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才念幼稚園,就偷別人東西怎麼辦?讓父母很頭大的問題,心理師教這招破解

2017-10-19 05:20

? 人氣

亮亮是幼稚園中班的小朋友,亮亮的媽媽最近因為亮亮一直拿別人的東西感到苦惱,經常在亮亮的書包中可以找到不屬於他的東西,媽媽看到後非常的緊張,問亮亮東西怎麼來的。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亮亮看著東西,想了片刻才說:「同學給我的。」媽媽半信半疑的問老師並和同學核對後,表示不是同學送的,媽媽也和亮亮說過,「不是你的東西,不可以拿」,但是這樣的事情依舊不斷發生,亮亮的媽媽已經無計可施。

亮亮來到我這邊時覺得很緊張,因為媽媽說他都亂拿別人東西不乖,所以要來這邊,我和亮亮說:「你一定很緊張,很怕我會罵你,對不對?」亮亮很緊張的看著我,回答:「對,我怕你把我帶去給警察,媽媽說我不乖就要把我抓去關起來。」

看著亮亮很緊張,我安撫地跟他說:「你不用緊張,老師不會把你給警察,老師想幫忙你怎樣不會被媽媽罵,好嗎?」

亮亮聽到我這麼說終於放鬆一點,露出一點點笑容,於是我跟亮亮說:「你平常在幼稚園都最喜歡和大家做什麼啊?」

亮亮很興奮地跟我說:「我最喜歡畫畫,畫很多魚,我知道不同的魚。」我拿出蠟筆和圖畫紙,並和亮亮說:「那我們來畫畫吧,好想看你畫的魚。」亮亮豪不猶豫地開始畫圖,邊畫還邊解釋魚的種類和構造,在他完成圖畫後,也非常負責地幫忙把蠟筆收好,但收差不多時,亮亮就把所有的東西都收進他的書包中。

我和亮亮說:「你知道蠟筆收好要放在哪裡嗎?」亮亮燦笑地說:「全部都要收進書包放好,不然會不見。」

我問亮亮:「為什麼要全部放書包啊?」亮亮沒有多加思考地跟我說:「因為媽媽說東西用完要收書包放好,不然會不見。」

(示意圖非本人/翻攝自youtube)
小朋友因為沒有「借」的觀念,誤以為收拾就是放進書包。(示意圖非本人/翻攝自youtube

我又問亮亮:「你知道什麼東西可以放你的書包,什麼東西不能放你書包嗎?」亮亮又很快地說:「媽媽說我的東西才可以放書包。」我心想,亮亮蠻有概念的啊,但怎麼會把東西放書包呢,又問:「那剛剛用的蠟筆是誰的東西呢?」亮亮說:「我的啊,因為誰用的,誰就要收。」忽然間,我似乎懂亮亮的邏輯「誰用的就是誰要負責收拾」,而收拾就是要放進書包。

這看似很簡單的物權概念,但對於小朋友的理解和認知是有很大的落差,在教導小朋友認識「誰的東西」時,同時需要讓小朋友知道「借」的觀念,小朋友在現代物質較不缺乏,想要的東西家長也比較容易滿足,因此就對物品的區分比較沒有概念。

因此剛進入群體生活時,就容易發生東西都是他的,所以剛剛亮亮的情況,就需要讓亮亮知道「借」是什麼,讓亮亮知道他的東西會貼上他的名字,若是從同學、或老師那邊拿到的都是「借」,用完就需要把這些東西還給借你的人。

這樣的觀點可以在家時和小朋友練習,告訴小朋友蠟筆、圖畫紙都是媽媽的,你要畫畫時你要跟媽媽借蠟筆、圖畫紙,畫完,要將蠟筆、圖畫紙收好還給媽媽,若是沒有用完收好歸還下次就不能再借,這不僅可以讓小朋友理解借與還的規則,也可以培養小朋友負責與愛惜物品的能力。

家長也可以找些時候和小朋友一起玩玩具,並且向小朋友借玩具,讓小朋友感受自己的東西與人分享和愛惜別人東西的重要。

「偷」是一個很嚴重的罪名,很多小朋友還不理解「我的」、「你的」的觀念時,就會被家長或老師用你這樣是「小偷」的語言教導,有時這樣的語言對小朋友自尊心和同儕間的相處會造成很大的傷害,因此在發現小朋友「拿到別人」東西時,別急著用「偷」下定論,多些觀察和教導,才能幫助小朋友真正去釐清觀念。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深夜遇見心理師(原標題:「爸媽頭很痛」我的小孩總是偷東西)
責任編輯/蔡昀暻

喜歡這篇文章嗎?

陳儀安心理師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