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諾貝爾醫學獎》美國3學者發現「控制晝夜節律」分子機制獲獎

2017-10-02 17:42

? 人氣

2017年「諾貝爾獎熱季」2日揭開序幕,最先登場的是通稱醫學獎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今年由美國學者霍爾(Jeffrey C. Hall)、羅斯巴赫( Michael Rosbash)以及楊格(Michael W. Young)共同獲此殊榮,三人獲得900萬瑞典克朗(SEK,約新台幣3300萬元)獎金。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負責遴選得主的斯德哥爾摩卡羅林學院諾貝爾會議(Nobel Assembly at Karolinska Institutet)表示,霍爾、羅斯巴赫與楊格發現了控制晝夜節律(circadian rhythm)的分子機制,亦即找出了控制生物生理時鐘的關鍵基因和控制機制,因此獲得殊榮。諾獎委員會致電給三位得主,首先接電話的羅斯巴赫率直驚呼:「你開玩笑的吧?」

諾獎委員會指出,人類、鳥獸、昆蟲與植物等所有生物的作息都有一定節律,但人類一直未能掌握何種機制推動「生理時鐘」。​此前已有科學家在果蠅身上發現一種基因,變異後可以把生理時鐘調快或慢,但他未能解釋此機制如何運用。

1984年,霍爾、羅斯巴赫與楊格成功複製果蠅的週期基因(period gene),發現改變此基因就能改變果蠅的晝夜節律,三人團隊接著又針對果蠅腦內由週期基因編碼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和蛋白,發現該周期基因能製造一種蛋白,這種蛋白產物夜晚時匯聚在細胞內,並在白天降解,進而改變晝夜節律。

諾貝爾官網新聞稿對「晝夜節律」的圖示。(諾貝爾獎官網新聞稿)
諾貝爾官網新聞稿對「晝夜節律」的圖示。(諾貝爾獎官網新聞稿)

霍爾、羅斯巴赫與楊格推進此一研究後,發現此結果也適用於其他生物,包括人類在內。人類有2個週期基因,對睡眠相關的遺傳疾病有重大影響。2013年,三人同樣以此研究榮獲「邵逸夫獎」(The Shaw Prize)。邵逸夫獎由香港已故影視製作人邵逸夫爵士於2002年創立,有「東方諾貝爾獎」美稱。

霍爾今年72歲,西雅圖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博士,加州理工學院(Caltech)博士後研究,2002年任教於緬因大學(University of Maine)。

羅斯巴赫今年73歲,生於堪薩斯市(Kansas City),麻省理工學院(MIT)博士,愛丁堡大學(University of Edinburgh)博士後研究,,從1974年起成為麻塞諸塞州的布蘭迪斯大學(Brandeis University)研究員。

楊格今年68歲,生於邁阿密,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UTA)博士,史丹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博士後研究,自1978年起於紐約洛克菲勒大學(Rockefeller University)任職。

喜歡這篇文章嗎?

王穎芝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