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環保多年,卻還是沒多少台灣人在乎!當現實與理想相違背,他這樣走出情緒谷底

2017-10-02 16:54

? 人氣

上個月綠色產業工作者交流社群Green Like We Give A Damn舉辦一場小聚,這場小聚的主題很特別,因為在綠色產業工作的我們,大部分都是有著鵜鶘之志的理念型人才,我們潛意識會挑難的事情做,但這不代表遇到困難時,我們有比其他人更好的應對策略。遇到鳥事,滴了一坨鳥屎在頭上,我們的選擇通常不是趕緊清掉它,而是頂著那坨鳥屎一直問:「為什麼是我?為什麼是我?」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就是心理學上的反芻式思維(rumination),也就是自心緊緊抓著憤怒、不公平、悲傷、恐懼的感受不放,同時不斷地質問自己不會有解答的問題。反芻式思維就像一個迴圈,你怎麼走,就是走不出去。於是大家在討論,為了在綠色這條道路上走得長遠,我們要如何處理理想和現實的落差?

從一個經濟學家的觀點來說,當我們談到決策或行為改變時,它必定涉及支持條件的轉換、或代價的付出。無論是綠色經濟或是綠色生活模式,它都並非是自動會形成的結果,而是必須投入努力及資源才有可能達成。對於綠色理念在生活中的實踐,可以從「集體外在」的社會制度來驅動;比如綠色經濟商業模式的開展,即是這個面向下的一些例子。然而,就我個人過往的觀察及一些環境活動的執行經驗,「個人內在」對於環境的感受、以及推動過程中面對情緒壓力的處理方式,才是目前影響生活綠化成功與否及能否持續的關鍵。

在現代步調繁忙及專業化的工作與生活態度之下,人們因為只將心力聚焦於當前的事物,反而容易忘了我們與環境相互依存的關係。因為如此,對於生活及消費方式對環境的破壞,我們不是容易忽略它、就是視而不見。久而久之,生活在這個環境中的我們,也漸漸失去了對環境的同理感受。

如果我們忽略了這個面向,只著重在某一面向—比如綠色商業模式的推動與建構,那麼這個模式也必然因為支持條件不足、最後無法成為一個穩定的改變。進而,無法快速地形成一個穩定的改變,也容易讓原本滿懷期望的投入者,開始因期望不符預期而產生情緒壓力。而當我們穿戴著負面情緒來繼續投入旅程時,卻也容易讓我們在情緒的引導下說話、行事,最後更加遠離成功的目標。因此,如何學習面對追尋綠色浪潮過程之中所遭遇的情緒挑戰,也成為另一大課題。

重新喚起人們對於環境的同理感受,將是支持綠色浪潮的關鍵要素之一,在這之中,親身參與是一個重要的元素。

更精確地來說,當觸及環境議題時,無論我們談的是一個理念、一個友善的商業模式、或是一個簡單的實踐方法,我們必須嘗試讓人們從旁觀者的角度,轉為參與者的角度來面對、實踐它,它才能真正內化成為個人生命經驗的一部分。例如,我們可以在教室裡透過投影片向學生們說明海洋垃圾問題的嚴重性,但也可以直接帶著大家親身進行一次淨灘活動、並讓同學們感受淨灘前後的差異。那麼,映入他們眼中及心底的,不再只是不知何處所拍攝的照片,而是他身處其中的這個世界。

喜歡這篇文章嗎?

綠學院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