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真能解決問題嗎?比起槍決殺人犯 台大教授指出更重要的2件事

2017-09-18 16:50

? 人氣

為何每當刑案發生總會有一群人義憤地高喊「直接死刑啦」,彷彿是自己才是受害者?台大法律系教授李茂生指出台灣人這股「憤怒」背後的心態,以及抒解憤怒的解決之道。(資料照,JoshuaDavisPhotography@flickr)

為何每當刑案發生總會有一群人義憤地高喊「直接死刑啦」,彷彿是自己才是受害者?台大法律系教授李茂生指出台灣人這股「憤怒」背後的心態,以及抒解憤怒的解決之道。(資料照,JoshuaDavisPhotography@flickr)

明明社會上沒有那麼多的被害人、被害人家屬,為何每當刑案發生總會有一群人義憤地高喊「直接死刑啦」,彷彿是自己才是受害者?15日晚間,台大法律系教授李茂生來到誠品台大店,出席岡本茂樹《教出殺人犯》新書分享會,也說出台灣人這股「憤怒」背後的心態,以及抒解憤怒的解決之道。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逾8成民眾支持死刑 是因「社會讓人看不見未來」的無力感

台灣支持死刑的民眾比例極高,據2016年4月TVBS民調中心結果,逾8成民眾支持死刑。「不是你家人被殺的話,這種情緒是『義憤』,理應不會持續太久,卻持續下去。」李茂生指出,明明不是受害者卻還如此激憤的原因,不單是對犯罪人的行為憤怒而已,還有一種更為深層的無力感。

「我沒做錯事情的都那麼痛苦了,為何做錯事情的人可以不痛苦?」這是李茂生從那些「憤怒」裡嗅出的訊息:「人性會找到一個對象去貶抑他的地位,給他你認為理所當然的痛苦,而你在痛苦跟貶抑中,會覺得生活得比較舒服。」

20170915-台大法律系教授李茂生15日出席為什麼會《教出殺人犯》?新書分享會。(顏麟宇攝)
「我沒做錯事情的都那麼痛苦了,為何做錯事情的人可以不痛苦?」這是李茂生從那些「憤怒」裡嗅出的訊息。(顏麟宇攝)

或許是因為人們對台灣社會沒有一個憧憬、看不見未來,因為政治、經濟情勢讓人們的生活無法改變,於是對社會越來越憤怒,碰到殺人犯時就會成為民粹,因為「如果不這樣做的話,我會難以平復,我的心情會不斷地感到騷動跟不舒服」。

所以台灣人才會那麼支持死刑,甚至對犯罪者極為嚴苛。「看著5、6坪的空間擠進20名囚犯、深夜溫度飆到攝氏40度無法入睡,你會覺得這樣比較舒服。」李茂生指出這樣的心態。

許多台灣人深信「做錯事就要負責,你給多少痛苦,我就透過正式的程序給你多少痛苦」,然而李茂生也說,這種製造痛苦的模式並不會給社會太大幫助,只會造成持續沉淪。

援助被害者、矯正犯罪者 「這不是憤怒可以達成的」

如果支持死刑無法解決社會問題,那該怎麼做才能?李茂生認為,民眾的憤怒勢必要轉為另一種情緒,第一個就是「同情犯罪被害人,讓他們的地位能夠回復、得到復原」,不該只把目光放在加害者身上,被害者其實更需要援助。

第二,應是把犯罪者矯正成一個不會傷害別人的人。李茂生強調,這不是憤怒可以去達成的,憤怒能做到的只是把他打倒、讓他受到一樣的傷害。

人人都有可能成為犯罪者,在《教出殺人犯》新書分享會中,李茂生也掃視一輪台下觀眾,問出一個讓眾人都難以回答的問句:「你會犯罪嗎?」

20170915-台大法律系教授李茂生15日出席為什麼會《教出殺人犯》?新書分享會。(顏麟宇攝)
在分享會上,李茂生也掃視一輪台下觀眾,問出一個讓眾人都難以回答的問句:「你會犯罪嗎?」(顏麟宇攝)

確實無人能夠保證自己「不會犯罪」,而李茂生引述《教出殺人犯》一書內容指出,人會犯罪有一大原因是內心情緒壓抑堆積、不滿無處宣洩,到一個引爆點就會變成犯罪。

李茂生強調,面對已經犯罪的人,一味叫他「不要犯錯」、「要反省」是無用的,必須讓他們養成依賴別人、適時求助的習慣,才有助於健康抒解情緒,回歸社會時才不會再犯錯。

死刑存廢與否,在台灣仍是頗有爭議,然而關懷被害者家屬、保障受刑人不再犯,確實是極為重要的一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

謝孟穎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