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以毒打摧毀反抗,卻讓他成了憤恨的魯蛇:《阿道夫.H:希特勒,一個獨裁者的一生》選摘(1)

2017-09-18 05:10

? 人氣

 16歲的希特勒,實科中學同學所繪的素描肖像,1905年。(麥田)

16歲的希特勒,實科中學同學所繪的素描肖像,1905年。(麥田)

一個人會變成什麼樣子,小時候的經歷占了很大的分量。我們實在很難說希特勒擁有一個幸福的童年。他的父親和母親年齡差距超過20歲,阿洛伊斯對待自己的妻子,就像對待未成年的小孩一樣。阿道夫在心裡無疑地總是站在母親那一邊,但是他們兩個加起來也無法和父親抗衡。如果說希特勒的一生中有真正愛過什麼人的話,那就是他的母親了。在他擔任帝國總理期間,母親的相片仍然掛在他的床頭上。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由於經常搬家,希特勒的童年很不安定。而他又太小,無法像他的同父異母兄弟小阿洛伊斯一樣逃離父親。在小阿洛伊斯出走、愛德蒙病死之後,父親的權威全都集中到阿道夫一個人身上。但這種雷霆高壓只會引起倔強和叛逆,以至於父親愈來愈常打他,想要摧毀這個剛進入青春期兒子的反抗。希特勒幾乎每天都挨打,有一次阿洛伊斯還把他打到不省人事。常常挨打又無法還手的人,會有一種深刻的屈辱感,並且把憤慨和仇恨深藏在心裡。

希特勒的父母親(Wikipedia / Public Domain)
希特勒的父母親(Wikipedia / Public Domain)

「隨著青春期的發展,他的不成熟逐漸變本加厲。」

希特勒和他的姊妹們關係並不融洽,女兒們不會被父親毆打,可是他會。克拉拉曾經或多或少想過保護兒子不受丈夫毒打,但通常沒什麼用。不久之後阿洛伊斯過世,她又開始溺愛希特勒當作補償。希特勒其實很不擅長用平等與尊重的方式和別人打交道,也不知道怎麼和別人變得比較熟稔。隨著青春期的發展,他的不成熟逐漸變本加厲。

如果沒記錯的話,希特勒的人格特質繼承自父親的部分,其實遠多於溺愛他的母親,結果連他自己都沒注意到這一點。希特勒一直鄙視、厭惡他的同儕朋友,是因為基於對母親的愛,他一直想要否定自身之中承襲父親的部分,這種說法還滿有道理的。

希特勒不會愛人,他只會恨,情緒激烈的憤恨。他甚至對待他飼養的狗也比對人好,這些狗從他成年以後就一直帶在身邊。他同時也持續追求認同感與歸屬感。因為無法忍受孤獨,他需要身邊有一種能夠代替家庭的東西,所以他要求無條件的服從和順從,即使對於他這一生中所擁有的少數「朋友」也是如此。

「他不是一個討人喜歡的傢伙。」有本希特勒的傳記如此寫道。這句話真是一語中的,此人毫無疑問在心理上有點問題。希特勒把自己視為所有事物的中心,而且只有他才是中心。不幸的是,他在政治生涯中碰到的都是不會批判他的崇拜者,這些崇拜者讓他的自我感覺更加良好。希特勒在寫作《我的奮鬥》時,他是真心相信自己承受天命要來改變世界歷史。從那之後他所取得的任何成就,都只是在增強那早已種下的狂妄自大。

希特勒在1895年5月開始上學,4年之後在一張全班合照裡,可以看到這個10 歲孩子的身影。他在相機前顯得驕傲自大,雙臂環抱胸前。希特勒是個好學生,儘管因為父親和家庭的緣故,讓他的生活很不穩定;他轉學了好幾次,但他還是小學生時完全讓人挑不出毛病。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