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從一例一休與勞基法爭議 談道德與法律

2017-09-17 05:20

? 人氣

作者指出,勞工薪資和物價指數會成正比,正常情況下,全面性調高薪資將導致物價上漲,實際上,調薪不一定會讓個人貨幣購買力提高到有感。(資料照,甘岱民攝)

作者指出,勞工薪資和物價指數會成正比,正常情況下,全面性調高薪資將導致物價上漲,實際上,調薪不一定會讓個人貨幣購買力提高到有感。(資料照,甘岱民攝)

2016年6月,中華民國勞動部廢止俗稱「七休一」的勞動基準法函釋。廢止後,勞工例假不得彈性挪移,強制規定每七天一定要放假一天。但廢止不到三個月,勞動部卻再次發佈「允許部分行業勞工例假可彈性調整」的「新版七休一」函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十七條修正案。第三十六條將原本「勞工工作每七天中放一天例假」改為「勞工工作每七天中放一天例假及一天休假,休假日若上班要給加班費」,此修正案即為台灣社會俗稱的「一例一休」。

原勞基法第三十七條「紀念日、勞動節日及其他由中央主管機關規定應放假之日,均應休假。」改為「內政部所定應放假之紀念日、節日、勞動節及其他中央主管機關指定應放假之日,均應休假。」此案導致勞工一年減少七天國定假日,亦被稱為「砍七天假。」

政府宣稱「砍七天假」此舉是為了讓軍公教勞全國放假一致。若將第三十六條和第三十七條修正案一併研究,將會發現勞工的假期並沒有減少,而且加班費也會增加。但從民調看來,這樣的論述並沒有得到台灣多數人的認同。

基於諸多因素,修法最終導致人民對政府的諸多不滿。但這篇文章並不是要分析如何才能挽救政府的支持度。而是要探討,這些法令函釋及法律條文,與社會福祉及人民權益的關係為何?而修正後,又如何強化其影響?

依照政府說法,「七休一」、「一例一休」與「砍七天假」,基本上就是為了:「增加勞工休假、提高加班費。」也就是針對「工作時間」及「工作薪資」做更多的限制。

支持勞基法及此次修法的一方認為,台灣勞工工時過高,而且薪資過低,唯有修法才可以避免台灣成為過勞之島。這樣的說法聽起來符合當前的主流民意。多數的台灣民眾認為,資方累積的巨大財富多是憑藉剝削勞工所得來,提高加班費在某種程度上能夠重新分配所得。這次的修法是實踐公平正義及道德的勝利。

反對勞基法及此次修法的一方認為,要不要休假、要怎麼排休,是個人的自由,政府不該介入。至於工時及工資,由勞資雙方合意,自由約定即可。有些勞工有本事拿到高薪,但也有部分勞工的能力確實不符合市場上的勞力需求。如果勞方同意,再低的薪水政府也不該阻止資方支付,這是經濟學上的勞動市場區隔。政府該做的是確保勞資雙方按照勞動契約如實履行,而不是干預勞動契約應該如何訂定。

反對的一方同時也主張,支持提高加班費的人至少無法理解以下論述:雇主投入大量資金所承擔的市場風險遠高於員工,理應得到更高的報酬。此外,立法強迫雇主提高加班費等同侵犯了個人財產支配權,是不公不義的行為。如果員工認為加班費或薪水太低,隨時可以離職去找薪水更好的工作,這是勞方的自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