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位作家籲加強台文教育 張大春:思路不通,別忙簽名背書

2017-09-07 13:28

? 人氣

文白爭議持續延燒,台灣文學學會日前發表〈支持調降文言文比例,強化台灣新文學教材——對本國語文教育改革的主張〉連署聲明,有135位作家連署。作家張大春7日於臉書上發文回應,指出連署聲明搬弄詞藻、思路不通,並質疑作家們急於掛名背書,並沒有深思。(資料照,取自張大春臉書)

文白爭議持續延燒,台灣文學學會日前發表〈支持調降文言文比例,強化台灣新文學教材——對本國語文教育改革的主張〉連署聲明,有135位作家連署。作家張大春7日於臉書上發文回應,指出連署聲明搬弄詞藻、思路不通,並質疑作家們急於掛名背書,並沒有深思。(資料照,取自張大春臉書)

高中國文教材文言、白話比例如何拿捏?逾百位作家日前透過「台灣文學學會」發表聯合聲明,呼籲適當下修文言文比例,並加強台灣文學教育,素以重砲聞名的作家張大春7日於臉書上發文,指出台灣文學學會的聲明文搬弄詞藻、思路不通,卻沒有拿出具體論據,質疑連署作家們急於簽名背書,卻未深思。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近期教育部召開課審會大會,審議新課綱的國語文課綱,傳出有委員建議,國文科文言文比例應從原本的45%到55%調降為30%,引發各界爭議。近日開始在臉書上積極發表看法的張大春,7日於臉書上對於〈支持調降文言文比例,強化台灣新文學教材——對本國語文教育改革的主張〉連署做出回應。他表示,作家不自作主張而跟著人主張,本是常見的事,無可厚非;作家跟著一本雜誌作主張,認為文言文就是「國民文化養成的枷鎖,阻礙國民心靈的開展」也是一種受到憲法言論自由保障的議論,不必誅責過甚。但他質疑,作家以文字為謀生工具,難道這些連署作家看到聲明中這句「一波又一波的國文課綱修訂,陷於文言、白話比例調整的糾葛,缺少新視野,舊有黨國體制遺留的弊病實為病灶之源」,都不會有任何疑問嗎?

張大春指出,聲明說的是「文白糾葛」,也就是文言文、白話文比例的爭議,爭議必有兩端,而非一家一言所致;既非一家一言,豈能謂兩造皆為「舊有黨國體制遺留的弊病」呢?他更質疑,若謂主張文言文比例宜高者為舊有黨國之弊病,則主張白話文比例宜高者豈能納入舊有黨國之病哉?反之亦然。而謂舊有黨國體制之弊病為一「病灶」(文白爭執)之源,那麼,究竟孰為病源?又孰為病灶哉?張表示,這是思路不通、見解不明所導致的文章不好,135位作家卻忙著簽名背書,何其急躁了呢?

張筆鋒一轉,指出聲明中如「台灣文學學會要求大幅調整課綱,強化台灣文學教材,與世界接軌」、「(本國語文教育)能夠引領青少年在國民養成過程中,與台灣這塊土地繫連,與台灣文學作品一起呼吸,進而經由世界文學的觀照,認識世界」一類的句子,是舞弄詞藻,將比擬性的修飾語灌入論理文字中。他質疑,在高中國語文課堂上強化台灣文學教材,該如何「與世界接軌」?與世界接軌,不是透過外譯把國人作品介紹給外人嗎?不是透過中譯把外人的作品介紹給國人嗎?降低文言文教材比例,又如何「聯繫土地」和「呼吸」?

張進一步指出,台灣文學學會聲明中提到「偏執於文言文教材,乃是守舊主義的依賴,更是在台灣的殖民意識、不合時宜的中國結再現。邁向民主化、追求國家重建的台灣,應該早日拋棄這種枷鎖和桎梏」,但是他想問,「床前明月光」、「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這些語文內容,究竟如何守舊了人民思想?枷鎖了國家重建?又如何桎梏了民主發展?他更質問連署聲明的作家,應不會連這幾句都沒有聽過、沒有朗朗上口地學習過,但也似乎並未失去和土地的聯繫,並未停止呼吸,也並未喪失奮起爭執的能力和勇氣啊?

張最後表示,爭議來自於拿出實證之據、向不同的意見、不同的觀點、不同的教養理想求取思想上更負責任的推拓與開展。如果連這一點基本的認識都沒有,那麼接上了世界之軌,要拿出甚麼樣的作品來面對世界?他也請這些連署作家深思,當他們的作品以「彼可取而代也」、「大丈夫當如是也」的姿態進入了中學生的語文課本,實則成為經由考試荼毒學子的利器,他也只能「恭喜你們被更多人記得了一點點」。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