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人絕不知道的台北城過去:纏鬥長達200年,張、劉兩家人最激烈的耕地搶水對決!

2017-08-30 14:03

? 人氣

台灣有一句俗語叫作「開埤造圳,人人有份」,典故是以18世紀拓墾時期的台灣為舞台,各地大舉展開水田化運動,業戶墾民出錢出力興築大水圳,讓原本只能種一些地瓜、豆子、陸稻的「看天田」,灌溉升級成產量倍增的水田,以養活更多人口,拓展更多聚落,所以被稱為「台灣農業史上的第一次革命」。

此時,農民將水源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還重要,平時風調雨順、眾人田中都有水可用,就相安無事,但一碰上天旱無雨,水源上游的農民常截斷水源,讓下游缺水灌溉,雙方為了爭奪水源,輕則發生口角糾紛,告上官府訴訟,重則發生攜械相鬥事件,整個社會騷動不安。另外,除了爭水事件,多方人馬為了開鑿水圳,搶奪大河源頭和圳道用地的衝突,也時有所聞。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利之所趨,衝突相隨

清治時期,台灣的開圳糾紛及爭水事件相當多,其中較為著名的是「張必榮、劉承纘開圳糾紛事件」,這件纏訟四年的大案,反映出乾隆時期北台灣墾民對於水利開發的渴望,讓北台灣規模最大的水圳――「後村圳」,如長龍般蜿蜒於淡水河西岸平原,還衍生出糾結200年之久的水權紛爭。

要了解「張必榮、劉承纘開圳糾紛事件」到底如何發生、如何結束?應該先從乾隆時期淡水河西岸平原的開墾大勢談起。

事件的主角之一,是以「張必榮」為墾號的張士箱家族,他們在1751年從台灣南部北上尋求機會,選中了擁有大漢溪豐沛水源、能開鑿大圳灌溉千頃良田的海山庄(今新北市樹林區),並在1754年買下海山庄的開墾權,積極進行荒地的拓墾。張家屬於追求經濟利益的投資型墾戶,如何發揮土地最大效益,生產出最多米穀,以獲取最高利益,是他們投資時考量的重點,而要達成這個目標,首要之務就是開闢一條大水圳,確保水田經營的生命線。

張家獲得墾權後,立即著手開鑿水圳,但工程的進行並不順利,當地水患頻仍的自然環境,給他們帶來了許多麻煩。海山庄所在的淡水河西岸平原,屬於低窪平坦的沖積平原,靠近大河之濱,夏秋來襲的洪水常造成屋毀人亡,田地並遭泥沙淤積,要在這樣的環境下開鑿水圳,風險相當高。1759年8月,山洪爆發,沖毀田地200餘甲,數十人死亡,還造成大漢溪改道右偏至今天的板橋一帶,舊河道內出現一大片泥沙沖積而成的埔地。張家受到這麼大規模的水災,損失相當巨大,開圳的工作也宣告停頓。

當張家正在努力進行復原工作的同時,於加里珍庄(今新北市五股區更寮里一帶)從事拓墾工作的劉和林、劉承纘父子,看到了可趁之機。劉氏父子的墾區位在淡水河畔,乾隆中葉時仍是一片水沖沙湧、載浮載沉的河埔新生地,劉家開築堤岸之後,勉強可以耕種地瓜,但三年才能收穫一次,收穫量相當少,農產也時有時無,很不穩定,是一片開墾困難、收穫不豐的沙洲地。所以,劉家積極尋求開鑿埤圳的路線,想要引水灌溉以改良惡劣的土地狀況。但加里珍庄全境地勢低平,東面又濱臨淡水河,夏秋洪水頻繁,土地流失嚴重,雖然水源豐沛的淡水河近在咫尺,引水築圳似乎頗為便利,但在河岸無堤防保護的年代,洶湧洪濤的猛烈衝刷,勢必毀壞水圳的入水口或堤堰等設施,如此艱困的自然環境並不適合開圳,劉家只能尋求從其他水源地引水的可能性。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