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是中美交鋒的「易燃物」「催化劑」:《飛彈、政客與祕密外交》選摘(3)

2017-09-07 05:10

? 人氣

美國希望台灣屹立不搖,繼續與中國隔海對峙,進而使第一島鏈繼續發揮阻絕中國海軍和空軍深入太平洋地區的作用。美國的戰略制訂者意識到,若中國突破第一島鏈,中美在亞太地區的權力平衡將大幅傾向中國。圖為中國遼寧艦在南海進行軍事演訓。(美聯社)

美國希望台灣屹立不搖,繼續與中國隔海對峙,進而使第一島鏈繼續發揮阻絕中國海軍和空軍深入太平洋地區的作用。美國的戰略制訂者意識到,若中國突破第一島鏈,中美在亞太地區的權力平衡將大幅傾向中國。圖為中國遼寧艦在南海進行軍事演訓。(美聯社)

許多經驗老道(就全球問題能達成各方皆能妥協的解決方案)的外交官常宣稱,「台灣問題」是中美迄今唯一無法迎刃而解、毫無商量餘地的分歧,而所有其他的問題都能和平解決。 台灣問題的癥結不僅在於歷史恩怨,也牽涉到中美的戰略的考量。若美國拱手將台灣讓給中國,此事必然嚴重衝擊美國的國際威信(亞洲和其他地方的國家如何看待)。由於過去雙方與台灣的關係,北京和華盛頓對於台灣問題的立場截然不同。為何如此?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北京視台灣為中國領土的一部分:歷史可以證明這點。中國在幾世紀前即「發現」台灣,並與這座島嶼保持聯繫,而在1895年以前擁有台灣逾200年,直到日本奪走台灣,並透過不平等條約將台灣納入日本帝國的版圖──當時外國強權強加於中國的無理要求之一。在北京看來,這些不平等條約既不正當也不合法。 作為相對年輕的國家,美國對基於史實的主權訴求不以為意並附和其他列強,承認日本占領台灣的合法性。美國不認為在脅迫下達成的協議不具法律效力,若非如此,那麼戰敗國所簽署的和平協議不就全都失效?

中共高層主張中華人民共和國是繼任中華民國的合法政府;蔣介石不敵毛澤東的軍隊,狼狽地逃到台灣這個中國的離島省分。毛澤東計畫攻台,台灣問題原本可在1950年夏天獲得解決。然而,當杜魯門在韓戰爆發後派遣第七艦隊遠赴台海,毛澤東的計畫戛然而止。從此,「美帝」成為台灣無法回歸祖國的主要原因,而北京也持續以不同的說法擁護此一觀點。

美國所持的觀點是,阻止解放軍進犯台灣只不過是針對毛澤東發起抗美援朝戰爭所做的回應。台灣自此成為共產主義和民主主義掀起的全球衝突的一部分。美國也同意蔣介石的觀點,將毛澤東政權視為非法政府,因為中華民國仍在台灣繼續存在。當中美於尼克森任內尋求和解時,華盛頓和北京在某種程度上「刻意忽略台灣問題」,顯然問題未得到解決。毛澤東曾誓言在台灣問題未解決前(以中國偏好的條件為前提),他絕不會與美國打交道。當尼克森同意美軍從台灣撤離並與中國改善關係,甚至與北京建交、與台北斷交後,毛澤東認為台灣問題將就此落幕──台灣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只能選擇與中國改善關係並接受統一(當然,事實證明毛澤東錯了)。

面對「棘手」的台灣問題,美國選擇四兩撥千金,含糊帶過。1972年尼克森訪中時簽署的《上海公報》,聲明台海兩岸的中國人都同意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雖然沒有任何證據顯示兩岸人民都同意這個觀點)。美國在台灣問題上「未挑戰中國」的立場──這可能表示美國同意或不同意北京的立場(後者代表美國雖不同意,但不希望就此議題產生爭執)。然而,中國對同一段話的詮釋大不相同,但美國卻噤聲不語。對美國來說,台灣的未來應該和平解決──這很可能表示台灣問題不會在近期結束,甚至永遠不會獲得解決。許多美國民眾強烈認為,台灣是華盛頓不能背叛或拋棄的朋友。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