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將成為美中衝突的導火線:《飛彈、政客與祕密外交》選摘(1)

2017-09-05 05:10

? 人氣

在美國總統川普決定在亞洲加強美國的軍事角色後,台灣對美國的重要性也隨之增加。若台灣屈服於中國的武力之下,美國新的戰略目標將完全毀壞,美國也會在亞洲成為二流強權──川普無法忍受這種發展。因此,台灣看起來仍和過去一樣,可能成為美中衝突的導火線。戰爭之火正在逐漸燃燒……。圖為川普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AP)

在美國總統川普決定在亞洲加強美國的軍事角色後,台灣對美國的重要性也隨之增加。若台灣屈服於中國的武力之下,美國新的戰略目標將完全毀壞,美國也會在亞洲成為二流強權──川普無法忍受這種發展。因此,台灣看起來仍和過去一樣,可能成為美中衝突的導火線。戰爭之火正在逐漸燃燒……。圖為川普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AP)

在陳水扁自2004年起的第2任任期的中途,中美之間的緊張氣氛開始緩和。華盛頓加強對陳水扁施壓,防止他挑釁北京。華盛頓也告知北京,中國無需擔心陳水扁,因為美國會克制其冒險主義。而中共高層對於華盛頓的承諾和後續行動十分滿意,中國因此可放心投入其他事務,例如持續狂飆的經濟發展和擴張軍事能力。北京瞭解自己有充裕的時間對付台灣……而現在,時間似乎更多了。當時陳水扁的注意力越來越專注於國內事務;換言之,他的政府開始失去效能。群眾公開反對陳水扁政府的貪腐成了台灣主要的日常景象。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馬英九在2008年3月當選為台灣的新任總統。他是與陳水扁非常不同的領導人。馬英九希望與中國建立良好的關係,也希望與美國相處融洽,並承諾他不會把華盛頓的善意視為理所當然。

前述發展的結果是,緊繃的台海情勢迅速降溫,兩岸籠罩在和平的氛圍下。但相較於真正與長久的和平狀態,台海情勢更像是暴風雨前的寧靜。沒有太多人理解此發展;因此許多國家在此時卸下武裝,至少美國和台灣不再全副武裝。

當美台卸下武裝,中國大幅擴軍

在馬英九當選數月後,歐巴馬(Barack Obama)成為美國第44任總統。由於歐巴馬追求世界和平,並希望美國在國際上受到歡迎,因此他主動裁減美軍的規模和火力。也因為歐巴馬重新點燃美國在中東地區的戰火,其措施在亞洲造成的影響更大。另一方面,中國持續快速擴張軍事和推動現代化工程,每年百分之10以上的國防預算增長成為常態。換句話說,中國並未進入和平模式,而是為下一場對決做好準備。或許大部分的人選擇充耳不聽,但國際關係學者對此有話要說──提升或降低軍事能力不必然引起戰爭。然而,根據歷史教訓和電腦推演顯示,在一國選擇擴軍、另一國選擇裁軍時,衝突就會爆發。這是當時的發展趨勢。

歐巴馬到兒時家園印尼度假,最後一天在雅加達演說(AP)
由於前美國總統歐巴馬追求世界和平,並希望美國在國際上受到歡迎,因此他主動裁減美軍的規模和火力。然而當時另一方面,中國則持續快速擴張軍事和推動現代化工程,為下一場對決做好準備。(AP)

當有導火線的時候,衝突和戰爭更容易爆發。有時小國能扮演導火線的角色,而台灣正在成為美中衝突的導火線。怎麼說呢?馬英九的親中政策顯得操之過急,其推動兩岸經濟、文化等交流的努力引起民眾的反彈和質疑。對許多台灣人來說,緊密的兩岸經貿交流代表依賴,而依賴中國將危害台灣的民主和主權。其他方面的交流也一樣。因此台灣民眾對中國的好感非但有減無增,而且對北京心生畏懼。他們反對更頻繁的連結並偏好正式獨立的選項。

馬英九為了與中國和解、讓美國滿意並穩定台海情勢,於是決定抄捷徑,優先落實最容易立竿見影的政策。他執政不久後便發現,他的政策越來越難討好民眾。接下來他所面對的困難越來越棘手,而對其中的某些問題採取行動也有困難。此外,整體氛圍不利於馬英九。馬英九不受民眾歡迎,反馬的勢力也愈來愈強。中國因此開始懷疑馬英九的能耐。而美國官員同樣也愈來愈對馬英九有所保留。馬英九對中國太過友善,導致許多美國的政策制定者認為他的最終目標是完成兩岸統一。他們認為這個目標實際上不符合他在2008年競選期間及其後所喊出的「不統、不獨、不武」的「新三不」政策。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