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成長模式能否複製:《獨特又矛盾的經濟體》選摘(2)

2017-08-25 05:10

? 人氣

作者認為,中國的成功提醒我們,基礎建設、實用的工業政策,以及國家在維繫穩定的投資環境扮演合宜的角色極其重要。(資料照,美聯社)

作者認為,中國的成功提醒我們,基礎建設、實用的工業政策,以及國家在維繫穩定的投資環境扮演合宜的角色極其重要。(資料照,美聯社)

中國從其經濟力量獲得哪種政治影響力?

中國的經濟力量無疑地正轉變成日增的政治影響力。這個明顯的發展在美國和歐洲引起關切唯一的理由是,和二次大戰後崛起的兩個經濟強權(德國和日本)不同,中國不是美國聯盟結構的一部分,而是自身擁有軍力的獨立地緣政治參與者。不過,截至目前,以中國的經濟紀錄來看,中國所獲得的政治影響力可能比人們合理預期的少。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種情況的理由之一是,直到晚近,中國追求的是一種刻意自制的外交政策,遵循的是鄧小平在一九九○年代初期的審慎口號「韜光養晦」,意即「保持低調,等待時機」。在實務上,這表示著重在與盡可能多的國家保持穩定與和諧的關係,並在國際競技場上避免挑釁和不扮演領導角色的外交努力。改革時代初的重要目標之一是,確保大多數國家與台灣斷絕外交關係、並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個策略很成功。中國從一九七○年代末外交上幾乎完全孤立的地位,到二○○○年已成功與幾乎世界每個國家建立建設性的關係,使承認台灣的國家數減少到屈指可數。

在二○○○年代初,中國的外交政策變得略微積極主動。政府開始鼓勵企業「走出去」,並在全球投資,一部分是為了取得天然資源,例如國內資本密集成長所需的石油、鐵砂和銅。經過初期緩慢的進展後,中國的對外直接投資從二○○七年開始大幅增加,現在一年平均約八百億美元。這使中國的每年對外投資總額僅次於美國;但是當然因為美國投資海外的時間長得多,所以對外投資總額也大得多:約三‧五兆美元,相較於中國只有約六千億美元。

整體來說,中國採取的立場是純粹為了經濟而涉入其他國家,且保持不干預他國內政的原則。中國投入其他國家的金錢愈多,它就愈關切這些國家政權的更迭不致威脅中國的投資。我們必須假設,中國的外交關係將隨著時間而日趨積極。但「更積極」不表示「像美國那樣積極」。截至現在,仍舊沒有證據證明中國想要、或有能力指使或鼓吹其他國家應該如何組織它們的政治或經濟體系──美國經常宣稱中國有這種影響力。

中國大筆援助菲律賓,主要原因是讓菲律賓在南海爭議上閉嘴;圖為菲律賓向美國購買的第2艘巡防艦「艾卡拉茲號」(BRP Ramon Alcaraz)(AP)
二○一三年中國外交政策在習近平領導下明確地轉趨積極。新策略包括更激進地主張中國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圖為菲律賓向美國購買的第2艘巡防艦「艾卡拉茲號」(BRP Ramon Alcaraz)(資料照,AP)

二○一三年中國外交政策在習近平領導下明確地轉趨積極。新策略包括更激進地主張中國在南海的領土主權(中國在此與越南、菲律賓和其他鄰國有爭端)、設置東海防空識別區,以及在東南亞和中亞執行所謂的「基礎建設外交」(後面將更詳細討論)。毫無疑問的,中國已放棄「低調」策略,將逐漸在地區和全球事務上扮演更強勢的角色。

這個轉變引來許多焦慮和批評,但應該從更寬廣的角度看待。第一,美國和歐洲官員多年來要求中國在全球事務扮演更積極的角色。許多習近平的措施可以詮釋為回應這個呼籲。二○一四年十一月在北京與歐巴馬總統會面時,習近平保證與美國合作達成一項對抗氣候變遷的全球協議──與五年前比較是一大轉變,當時一項關鍵的全球協議未能在哥本哈根達成,主要因為美國與中國的敵對。而中國在亞洲鄰國投資基礎建設,雖然有相當成分出於自利的考慮,但一部分也是資助國際「公共財」,因而是提供廣泛實質利益的正當作為。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