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鳳父親的一句話,開啟他自學程式之路;16歲的他已當上技術顧問!

2017-08-16 16:37

? 人氣

16歲的你在做什麼呢?選擇跳脫傳統教育模式,透過程式邁向人生的第一哩路,獨立自學、進入職場,不同於大多數人的生活選擇,他是何孟軒,今年16歲。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若是沒有親眼見到何孟軒,沒有親耳聽到他以成熟卻不失幽默的語氣說出一段段精彩的故事,實在很難想像說出如此深刻體悟的他,年僅十六歲。

從國中開始在家中自學的孟軒,憑著對程式的執著,至今已累積了 iOS 工程師、Python 講師、Python 技術顧問等豐富經歷,如今,他即將在 Hahow 上開課了!其實,自學的起源可以從國小畢業後說起,由於信仰因素,媽媽有了讓孟軒在家中自學的想法,而自學計畫也在向教育局提交整年度的學習規劃後正式展開,有趣的是,當時孟軒的自學計畫與程式毫無關聯,而是想往「美術」的方向發展。

「你很適合往新媒體的方向發展,但一旦介入到新媒體,你一定會想要創作個人的東西,這個時候如果懂『程式』,你就有了強大的工具。」— 唐光華

美術、電腦與國際新聞是孟軒當時感興趣的三件事,自學審查委員唐光華的這一番話,讓原本就對電腦十分感興趣的孟軒對「程式」有了更多想像,更別說身為數位政委唐鳳的父親,唐光華亦曾經歷陪同孩子自學的過程,因此這樣的建議讓孟軒深刻地考量了程式未來的發展性、應用性,以及自學生得以「多方嘗試」的時間彈性,因此經過與父母的討論後,他決定暫緩美術領域的學習,將自學計畫由「美術」轉向了「程式」。
讓生活化的學習,替興趣和教育接軌

將自學計畫轉向「程式」後,孟軒的媽媽透過網路找到了一名家教老師。老師細心而生活化的教學,開啟了孟軒與 Python 的第一次接觸,也為孟軒製作教學課程的想法埋下了種子。

「老師會用生活週遭的物品解釋程式碼之間的關聯,讓我更容易理解,例如:水跟電風扇之間的關係。」

除此之外,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會不斷確認孟軒是否已真正理解每一行程式碼的意義,能夠靠自己的力量解決問題,如此嚴謹的教學態度,為孟軒的程式能力打下了紮實的基礎,也深刻影響了日後他想授課教學的念頭。這樣的 Python 教學維持了一年後,正巧遇上 Apple 推出了 Swift(開發 iOS 系統更簡單的程式語言),老師認為,Swift 與 Python 在編寫上十分類似,兩者能夠順暢的銜接,於是,便開始將 Swift 帶入往後的教學中。

職場憑藉的是專業能力,而非年紀

在我們都還只懂得唸書的年紀,孟軒已經決定進入職場鍛鍊自己。起因於家教老師與家人的鼓勵,孟軒開始投遞履歷,想從職場的實務經驗裡學習,而初試啼聲的他也順利進入一間新創公司,開啟為期四個月的職場體驗。在公司裡,孟軒擔任 iOS 工程師,負責整合遊戲的軟體到 iOS 的系統中,讓公司原有的 AR 產品在手機上也能玩,另外,也不時配合公司需求,製作出各項體驗產品的 Prototype。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