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香」議題延燒!學界:環保之名行宗教控制之實,如獨裁時期社會控制

2017-07-21 17:58

? 人氣

針對環保署推動「宮廟減香」,「捍衛信仰守護香火大聯盟」發起「723眾神上凱道遶境、進香總統府行動」,而學術文化界21日也發表聲明表態支持民俗宗教自主發展。(資料照,取自嘉義市政府)

針對環保署推動「宮廟減香」,「捍衛信仰守護香火大聯盟」發起「723眾神上凱道遶境、進香總統府行動」,而學術文化界21日也發表聲明表態支持民俗宗教自主發展。(資料照,取自嘉義市政府)

環保署推動「宮廟減香」引起宮廟不滿,北港武德宮、松山霞海城隍廟等近百間宮廟在網路上組成「捍衛信仰守護香火大聯盟」,而學術文化界今(21)日也發起連署,表態支持民俗宗教自主發展。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學術文化界聲明表示,環保署2016年提出「空氣品質嚴重惡化緊急防制辦法」、「大型民俗(宗教)活動空氣污染預防指引」等規範,已引起零星陳抗;2017年又於「空氣污染防制策略」中,標舉推動「改變風俗習慣管制」為防治空污要項之一,且日前雲林縣環保局開始進行寺廟室內空氣品質調測,引發民間信仰人士不滿。

學界:風俗變遷有內在邏輯,不應由政府策動

聲明表示,政府對民間信仰活動經常性提出管控政策,明顯矯枉過正,如針對燒金、放鞭炮開出重金罰單,或透過公文方式誘導寺廟封爐,乃至於以各類傳媒方式以迷信、鋪張、環保為理由的社會控制手段,甚至污名化民間信仰儀式,意圖透過公權力「移風易俗」。

聲明還指出,風俗變遷有其內在邏輯,需要較長時間社會變遷調適與變化,不應也不能由政府單位積極策動,目前諸多以環保之名的「替代」或「鼓勵」之政策方式,缺乏對於文化脈絡的理解認識,也沒有經過嚴謹研究與對話討論。他們認為,民俗是社會累積的重要文化養分,在全球思潮重視在地文化生命力時刻,政府應該更為重視民俗發展、尊重民間文化,不應污名化方式箝制民間信仰,乃至於以環保之名,施行宗教控制之實,這樣的做法,如同獨裁時期透過官方力量的社會控制。

學術界還提出,諸多寺廟自1990年代起,即因古蹟維護、環保理由等,主動減爐、減香,時至今日已有非常好的改善效果,政府單位卻不重視民俗自理的可能,頻繁透過各種手段介入民間信仰,造成民間社會嚴重反彈,導致凝聚化成行動。

超過500名學者、青年研究者、文史工作者連署護香火

「捍衛信仰守護香火大聯盟」聯盟發起人、北港武德宮主委林安樂昨(20)日表示,政府減香計畫的最終目標是「禁香封爐」,敵意明顯且確實存在,並且已有部分縣市發文給各宮廟要求零燃燒。聯盟將在23日號召上百頂神轎、逾萬名信眾上凱道「進香」,發起「723眾神上凱道遶境、進香總統府行動」。林安樂說明,發起這次活動,是要表達「一爐一香」的底限訴求,各宮廟既有香爐是否要再減少,由各宮廟自決,公部門不應介入。

民俗宗教學界至今已有超過500名學者、青年研究者、文史工作者連署,呼籲政府重視民俗社會發展自主性,活動當日,近60名學者也將出一頂神轎上街頭。

喜歡這篇文章嗎?

李泰誼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