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和─以漢文化為底蘊的民族意識:《台灣文學與時代精神》選摘(2)

2017-07-24 05:50

? 人氣

賴和是日據時期著名的社會運動者,一九一三年十月加入台灣文化協會。圖為台灣文化協會第一屆理事會。前排中為發起人林獻堂,後排站者右2為賴和。(取自維基百科)

賴和是日據時期著名的社會運動者,一九一三年十月加入台灣文化協會。圖為台灣文化協會第一屆理事會。前排中為發起人林獻堂,後排站者右2為賴和。(取自維基百科)

一、文學與時代

「台灣的文學,在日本統治時代,比任何藝術部門,總受著更大的壓迫,和歪曲事實的鉗制,在五四運動以後,台灣就有民族主義文學的產生,此間已有不少傑出的作家。」

這是台灣掙脫日本半個世紀的殖民地統治之後,王白淵在第一篇介紹台灣新文學運動的論著中,開頭的第一段話。第一個把自話文的真正價值具體地提示到大眾之前的,便是懶雲(賴和)的白話文學作品。在一個文言文的世界中,以先人 所以為淺薄租鄙的自話文為文學表現的工具,寫大人先生輩以為鄙野不文而唾棄的小說,不能不說是一種大膽的、冒驗性的嚐試。而由於他的創作天才和文學上的素養,幸而成功地完成了這個嚐試,並且多少給予自話文陣營以自信,並煽起無數青年對於「小說」的熱烈的愛好。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是日據時代,楊守愚在「賴和先生悼念特輯」給予賴和的評價。

賴和是仁醫,也是日據下著名的社會運動者,從一九一三年十月加入台灣文化協會之後,一直以文化抵抗的方式,堅決反對日本的殖民統治。在台灣新文化啟蒙時期,他是「現代以前之學藝文化」轉變為「現代性學藝 文化」的重要推動者之一。賴和以他的新文學創作,首先奠定了台灣新文學的基礎,並深遠影響同時代及後一輩的台灣作家,形成蓬蓬勃勃的台灣新文學運動。在他生前,即以文學成就被文學界尊稱為台灣新文學之父。

賴和的文學,當然一部分由於他的天分,一部分受到五四新文學思潮的影響,得風氣之先,而更重要的則是透過社會運動實踐而來,所以他的文學與時代有密切 的關係。此外,尚須追索他的出身背景,以及年輕時代的活動,我們才能進一步瞭解賴和的思想和他的文學。

然而由於賴和堅決抵抗日本的態度,在他一生中曾兩度被捕下獄,後一次是日本憲兵隊與警務局聯合審問他,欲究明抗日戰爭末期,在香港奉命籌設中國國民黨 台灣省黨部,對台進行工作的翁俊明和他的關係,被拘留五十多天,始於一九四二年元月因病重出獄,隔年一月三十一日病逝,未能目睹台灣的光復。賴和一生的活動,有些至今仍是歷史之謎。這是我們要探討賴和在台灣總督府醫學校時代,是否涉及同盟會在台的外聞組織復元會的主要動機。

賴和的思想主要是透過文學表現出來,他並且是日據時代台灣新文學的主要推動者,研究日據時代的台灣新文學,必須先通過賴和,方能掌握台灣新文學運動的內涵與精神。

二、民族意識與復元會

賴和,原名賴河,清光緒廿年 (一八九四) 四月廿五日生於彰化街市仔尾,其 父賴天送,母戴氏允之長子。賴和出生這年七月一日因朝鮮問題引發甲午戰爭,在 新興帝國主義日本的強大戰力下,滿清海陸兩戰皆敗。翠年四月十七日簽定馬關條 約,其中之一款部割讓台澎。隨後台灣民眾雖經頑強抵抗,但終遭日本以武力佔領。賴和和當時絕大多數的台灣同胞一樣,從此被迫轉籍日本。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