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嚴30周年》「我知道我是專制者,但我會是最後一位」蔣經國模式能否在中國複製?

2017-07-17 10:32

? 人氣

一九七五年蔣介石逝世,仍在戴孝期間的蔣經國帶領民眾高喊「中華民國萬歲」。

一九七五年蔣介石逝世,仍在戴孝期間的蔣經國帶領民眾高喊「中華民國萬歲」。

1987年7月14日傍晚,前台灣新聞局局長邵玉銘在記者會上正式宣布「中華民國台灣地區的戒嚴狀態解除。」當時做出台灣解嚴這個歷史決定的已故前總統蔣經國曾說「我知道我是專制者,但我會是最後一位。我以專制來結束專制。今後只有國家、民族與三民主義的萬歲,沒有個人的萬歲。政府在哪裡,法統就在哪裡。沒有永遠的執政黨!」三十年後,當兩岸民眾關注劉曉波逝世的新聞並一同回望台灣解嚴這段歷史之際,有許多人發出了共同的疑問,那就是:蔣經國模式能不能在中國複製?習近平有沒有可能成為蔣經國第二? 《海峽論談》邀請當年親身參與歷史的前台灣新聞局長邵玉銘與前六四學運領袖王丹深度對談。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邵玉銘首先在海峽論談節目中表示,當年能夠代表政府宣布解嚴,他感到非常榮幸,當時的心情非常感動,他認為這是一個順天應人的決策,如今回憶起來,仍感到非常欣慰。

邵玉銘分析當時蔣經國為何決定解嚴,他說:「到了1987年,國民黨已經統治台灣40年之久。這40年來政治是安定的,沒有政變,沒有流血。經濟是繁榮的,我們的知識水準非常的高。大家對政治民主化有共識,所以這是時代的潮流。我記得在1986年9月民進黨組黨的時候,蔣先生在國民黨中常會講,他說時代在變,潮流在變,環境在變,我們國民黨要隨之有新的做法,來迎接這個變局。」

邵玉銘進一步說明,蔣經國知道當時的台灣面臨內憂外患,就好像是一個壓氣爐,如果不放掉一些氣,這個壓氣爐會爆炸。蔣經國當時只有兩個選擇,一個是把反對的勢力逼到走向革命,另一個就是把反對力量拉入體制內做改革。蔣經國最後決定要做一個改革者。所以從1986年到現在為止,台灣沒有流血的政變,不像韓國。第二點,經過蔣經國40年在台灣的治理,他培養了黨內以及政府各機關高級的干部,這些人都是學識豐富,幾乎都有國外的工作經驗或留學的歷練,所以這些人知識水準很高。這些幹部無論是在黨內或是政府,都可以充分的執行蔣經國的政策。還有最後一點很重要,那就是蔣經國是一個政治強人,他拍板定案。在那以後,以及在大陸的鄧小平以後,沒有政治強人,沒有誰可以拍板定案。所以這幾個因素綜合起來,蔣經國最後決定宣布解除戒嚴。

201700708-前新聞局長邵玉銘(中)8日出席思沙龍「當經濟往前、政治往後─對中國四十年政治轉型的反思」座談。(顏麟宇攝)
201700708-前新聞局長邵玉銘(中)8日出席思沙龍「當經濟往前、政治往後─對中國四十年政治轉型的反思」座談。(顏麟宇攝)

接著邵玉銘也補充,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反對黨的成立和發展,民進黨在1986年成立,當時在戒嚴時期是可以解散的,但是蔣經國沒有這樣做。蔣先生在解除戒嚴前的兩個月,就是1987年的5月,他釋放了1979年美麗島事件的犯人,向民進黨示好。而且蔣經國還講了一句非常重要的話,這可以反映出他當時的心情,蔣經國說,「台灣的人民都是好的,否則會革命的。」這個時間的掌握,對整個國際以及國內的發展的勢力,力量的衡量,再加上他年事已高,他就像是一個樂團的指揮。大家都想把音樂演奏的很好,但是指揮還是起了一個關鍵的作用。所以這幾個因素加在一起,是導致台灣政治民主化能夠成功的原因。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