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潑專文:不只是死亡之書

2017-07-20 06:00

? 人氣

頭戴白盔、在戰地出生入死的敘利亞民防隊(Syrian Civil Defense)。(AP)

頭戴白盔、在戰地出生入死的敘利亞民防隊(Syrian Civil Defense)。(AP)

自我有記憶以來,戰爭就是中東的代名詞,從兩伊戰爭開始,戰火就是新聞。二○○一年,世貿大樓遭到攻擊,恐怖主義興起,「中東」有了另一個刻板的面容,戰爭也有了新的型態,且仍然持續。巴勒斯坦出身的學者薩伊德炮火隆隆,指明西方,特別是美國社會對伊斯蘭世界的扭曲,而這扭曲多半源於陌生和新聞媒體:「最常發表誇大言論的人士並非學者,而是新聞記者。這些言論又被媒體立刻接收並進一步繪聲繪影。」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美國媒體)懷有同樣的中心共識。這種共識……塑造出新聞、決定什麼是新聞,以及如何讓它成為新聞。」薩伊德說,這種共識「不是源於嚴格的法律,不是陰謀,也不是獨裁。它是源於文化,或者更恰切地說:它就是文化本身。」因為對中東缺乏直接接觸,因為文化,因為認識不足,伊斯蘭世界呈現負面形象,而媒體又再現這類偏見,即使深入中東的記者也因語言問題錯誤理解。

薩伊德的說法是否公平呢?閱讀這些報導時,我們雖能發現既定立場(不論是西方觀點或是譴責獨裁),也察覺無法脫逃的是非框架:譴責戰爭發動者(自然不是西方),人民無辜悲慘需要被拯救……唯一更新的,就是哪裡發生衝突,又有多少人死亡。戰爭,總是這樣一個陳腔濫調,卻總是陌生的物事。但不總是如此。本書就是個證明。

作者珍妮‧德‧喬凡尼(Janine di Giovanni)出生美國,第一次封面報導就是巴勒斯坦起義,而後採訪大多繞著戰爭的代價而行,或到訪媒體遺忘的衝突之地。她寫過波士尼亞、索馬利亞、盧安達……到了阿拉伯之春後,她才專注在中東,甚至進駐敘利亞,將內戰的狀況傳播出去。我們可以想像這樣的記者,即使她背負著自己的文化,還是會一步又一步地朝著另一種文化靠近,因為大量接觸和觀察,至少傳達當地人的聲音。而所謂的「戰地記者」或許並非只是天真且具理想性而已,他們或者也在對方的價值觀中,找到自己的價值所在,而那就是普世價值,也是人類要達到的普同性。

這本書從一個世紀前的南斯拉夫戰爭開始說起。作者面對的不是當下的戰爭,而是追查許久以前的戰犯,她說,「這情緒像久久不退的高燒,也像瘧疾一樣,一旦染上就會潛伏體內,不斷復發。」她寫道,獨裁者耍了手段,逃過正義的審判。立場十分清晰。因此,當她要進敘利亞前,一個朋友勸阻她,說人類無法學到教訓,而她會氣憤不已,且怒氣永遠無法平息。這與最初提到的「高燒」是一個呼應,也是兩個戰爭的連結。事實上,在喬凡尼描摹敘利亞的戰局時,筆鋒也帶過好多場戰爭的回顧。

戰爭接著戰爭,互有異同,記者能做的就是揭開頭巾:作為中東最重要的歷史地區,敘利亞擁有各種派別和信仰,而這些派別和信仰在內戰中也有各自的故事和作用。這不是一個極端的伊斯蘭世界,也沒有被抹黑,人的生命、意念、選擇和對抗,在不同的時點、不一樣的經驗後,會和外在環境產生化學變化。這些因為接觸、對話和陪伴所刻描出的故事,是紮實的存在,也給了戰火裡的人們一個正確的發生位置。即使孩子們渴望戰爭平息,即使人們希望和平到來,即使痛苦無奈悲慘,但每個人都還是有自己的主體性,決定自己的相信或反抗,甚至逃避。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