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台灣人一聽到「絕對報酬」跟「保證有效」就嗨了?因為學校把我們「馴化」,卻沒教我們應付「變化」!

2017-07-12 08:00

? 人氣

有次在一家小店吃麵,電視正在播著賣藥的廣告。我家沒裝第四台,很久沒有看到這麼接地氣的節目了,所以就認真看了下去。真是非常有意思,這藥是治療關節的,不能免俗,一開始有位穿白袍疑似醫師的人出來講解(常由蓄鬍子的中年白種男性扮演),然後是電腦3D動畫解說原理,接著就是好幾位明顯是臨時演員的病患進行誇張的「真心推薦」(後面站著點頭如搗蒜的「家人」):有位阿婆原本要動手術換人工關節的,結果吃了這藥不但完全康復,還可以繼續跳心愛的土風舞;一位阿公長年不良於行,服用了這神奇的藥,竟然可以不用柺杖自由行動......我有點訝異,原來2017年的今天,台灣還是有為數不少的人相信這樣的「保證療效」宣傳,否則藥廠也不會花大錢播放這長達10分鐘的廣告!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最近有位擔任理財專員的朋友想要轉職,請我給點建議。我問起離職的原因,他說:「內心無法說服自己!」因為他對投資理財每多一分瞭解,就更加確定他賣的商品對客戶未必有利,目的是為基金公司賺取手續費而已。可以想像為了業績,他得向客戶宣傳「保證收益」或是「穩賺不賠」,他卻覺得有違道德,因此決定離開這個產業。但弔詭的是,離職前他幫幾位很熟的客戶上了一門理財課,暗示他們不要相信這些高手續費,結構複雜的衍生性金融商品,原以為客戶會感謝他說實話,沒想到他們卻一副茫然,甚至有些生氣,然後都決定要去找宣稱可以「保證收益」理專。

世界上絕對沒有「一服見效」的靈丹,也沒有「保證收益」的基金,這道理不是顯而易見嗎?為什麼總是有人深信不疑,甚至告訴他真相他也不願意相信?我以前以為這純粹就是「春天裡的兩條蟲」作祟,但其實這無關智商,而是人的天性:面對不確定性,我們會極度渴望明確的因果關係,渴望到甚至會放棄自己的思考能力!

知道危險還甘願被騙,他:我的人生已一蹋糊塗,這至少是一條路

《影響力》這本書中作者提到一個例子,有位教授很看不慣美國的一些靈修或是邪教組織的詐財行為,有次喬裝成聽眾參與他們的招募大會。台上講者口沫橫飛,講了一大堆似是而非的道理,鼓動大家入會。台下聽眾有人感動,也有人茫然......這位教授原本是去蒐集情報的,但後來聽到台上鬼扯實在按耐不住,就舉手發言跟台上講者槓上了。大教授當然很厲害,點出很多矛盾與盲點,讓這位講者當場啞口無言,掛在台上。後來的發展卻出乎意料,原以為這些民眾會看破手腳,一哄而散。沒想到大家反倒更積極地繳錢入會,教授差點下巴掉下來!

他抓了一個鄰座的男士,問他為何要急著繳錢入會,難道他沒聽出來這講者的言論充滿謬誤嗎?這位男士說,我的人生已經一塌糊塗,實在不知道該何去何從。我也知道台上講的不一定是真的,但至少是一條路不是嗎?如果我只要拿存款出來,就能解決我的困境,我願意放手一試!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