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楊舒平愛自由,不等於討厭中國

2017-05-29 06:10

? 人氣

中國留學生楊舒平,在美國馬里蘭大學畢業典禮致詞表示,到了美國,她才知道「呼吸」竟是如此快樂的事,空氣清新無比、不像家鄉一樣污濁霾害,再也不必戴口罩出門了,更重要的是,美國有一種空氣,在家鄉是聞不到的——自由的空氣。這段演講在中國國內引起不小的反彈與批評聲浪。(圖翻攝自Trevor Rez@youtube)

中國留學生楊舒平,在美國馬里蘭大學畢業典禮致詞表示,到了美國,她才知道「呼吸」竟是如此快樂的事,空氣清新無比、不像家鄉一樣污濁霾害,再也不必戴口罩出門了,更重要的是,美國有一種空氣,在家鄉是聞不到的——自由的空氣。這段演講在中國國內引起不小的反彈與批評聲浪。(圖翻攝自Trevor Rez@youtube)

一位中國出生的留學生楊舒平,在前幾天美國馬里蘭大學畢業典禮上發表了一段演說,透過比較中國以及美國,訴說新鮮的「自由」的空氣以及社會。這段演講在中國國內引起不小的反彈,各種批評毫不保留的接踵而至。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中文翻譯版的講稿大約1249字,而仔細分析之後可以發現,楊舒平348字在開頭以及結尾的一些客套話,201字在闡述中國空氣品質的問題,而大半篇幅的700字說明在美國所看到自由民主的空氣。

楊舒平所在中國空氣品質問題上的言論,固然值得批評,很多資料已經證明中國的情況並未如他所言的嚴重,特別是在他的家鄉昆明,並沒有空氣品質的問題。包括馬里蘭大學的中國學生會所做的聲明影片,以及目前出現的許多評論,都集中在批評全篇演說不到3分之1的空氣品質言論。但這只是開場白,而楊舒平想說的重點,是美國自由民主的風氣。

當代以美國為首的民主制度,是基於主權在民的思想,政府的權力是由人民所給予的,而這個人民給少數人統治權的過程,則是透過定期投票來完成。但是,到了當代,民主的選舉制度產生了人民與民意代表者之間的權力不平衡,而這制度上的缺陷無法透過定期的投票來避免,而活躍與健全的公民社會就是目前為此問題的解決方式之一。

活躍的公民社會,提供由下而上的監督力量,對於更加完善民主制度來說是重要的元素之一。這點正是美國自由民主風氣可貴的地方,透過各式各樣的公民參與,人民不用等到數年一次的選舉,隨時都有讓政府聽到自己聲音的方式,對於政治議題也可以批判性的思考,而非等待權威的定義。

中國的政治體制,正好跟自由民主制度相對,採用由上而下的威權領導,但我們不能說中國政治就是「不自由」。每一種制度都各有利弊,中國的當代政治體制雖然不允許人民有太多自由言論的空間,也時常限制中國國內從海外取得敏感議題的相關資訊,但這種治理方式克服的民主制度的弊病,特別是對領土廣大、人口眾多的中國,中國式的共產主義提升社會的穩定性。

楊舒平在留學生活中體驗到的是美國自由風氣,因為這對中國出生的她來說,是以前沒有嘗過的滋味,所此才迫不及待的想和大家分享。但這不能以二元論來推論說她厭惡中國的政治制度。自由開放的社會固然有其優點,但以整體中國的利益考量來說,民主政治在中國社會不一定行得通。

*作者為留日學生,主修國際關係,興趣是國際政治和地域經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