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以錢為本」的新南向政策沒有永續性

2017-05-28 06:20

? 人氣

作者認為蔡政府新南向政策只有「向錢看」,完全忽略人與文化。(資料照,總統府提供)

作者認為蔡政府新南向政策只有「向錢看」,完全忽略人與文化。(資料照,總統府提供)

自去年小英政府執政後,「新南向政策」始終都是政府的施政重點。在加強台灣與東南亞及南亞區域國家關係的基礎上,更強調「以人為本」作為區別過往南進政策的「新」標籤。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雖然新南向政策號稱著「以人為本」,但當此刻的我們回頭檢視這一年來所提出的新南向政策時,就會發現新南向政策所重視的實際上是「以錢為本」的經濟利益。不論是政策官網施政計畫,抑或是政策相關演講等,當中所強調的多是東南亞吸引外資與高GDP的經濟成績,所重視的是台灣如何在東南亞佈局,台商與企業如何進軍到東協市場開發、投資、合作,且帶動起台灣的觀光,仍然是經貿本位的利益視角,而所謂的「以人為本」中的「人」,僅偏重於專業人才的交流與語言培育,也是環繞著經濟考量。

新南向政策固然重要,畢竟台灣不論是政治上要在逐漸崛起的東南亞有影響力,抑或是經濟上要擺脫對中國單一市場的依賴、提升經貿多元性,逐漸崛起的東南亞與南亞區域必然是台灣未來幾十年來要努力經營的國際關係。但我認為,目前的新南向政策格局太小,政策推行多重在經濟利益,即使強調以人為本也仍是緊扣著經貿考量,政策中所強調的合作投資市場數據與資訊,以及東南亞語言培訓人才培訓等,都可看出政府更在意的是短期、表面、勢利的經濟效益。

這樣以錢為本、以經濟目的為首的新南向政策是岌岌可危的,面對經濟勢力逐漸崛起、在國際地位舉足輕重的東南亞與南亞區域,若我們的南向政策只作為一種經濟政策,僅關係到台商與相關人才在東南亞市場的經貿成效,僅展現台灣急於前往東協市場插旗的謀利野心,卻忽略到目前的台灣除了經濟利益外,對東南亞與南亞的其他層面一無所知、甚至還帶著狹隘而淺顯的偏見,想要以高傲的「進軍」之姿走入東南亞,而無視這些區域本身也有的主體性與優勢的話,我認為這樣的南向政策太過侷限,更缺乏永續性。

畢竟,台灣始終太習慣以歐美的眼光來看待世界,我們熟悉著歐美大國的政治文化脈動,卻對於我們的近鄰東南亞卻十分陌生,我們不了解這一大片土地上的國家與文化,甚至對於在我們身邊,來自不同國家的東南亞移工們也帶有陌生而傲視的眼光,若台灣不願改變我們看待東南亞無知而帶有偏見的視角,那何以談往後永續的國際合作?

因此我認為,台灣的新南向若要能永續發展,逐漸拓展台灣未來與東南亞與南亞區域的密切關係,新南向政策就不能夠僅是作為一種經濟政策,而是必須為全面且長期的政策行動,作為提供台灣整體人們重新認識、理解東協各國的新契機。

在南向政策中台灣的所有人都應該是主體,而政府首要做的不該僅是提供冷冰冰的市場投資數據以及合作平台,也不應該僅將「以人為本」限縮於特定語言人才的培育與交流,而是將政策的格局放大,要在政治、人文、教育方面深根,提供更多東協各國的資訊與交流,讓台灣人理解、看見的不僅是東南亞的「錢」途,更是各國豐富的政治與文化底蘊。

唯有當台灣人能真正了解這片土地,學會用平等尊重的方式與東南亞相處,而非台灣自身的經貿利益先行,與東協各國才可能有平等互惠的交流關係,新南向政策才可能有永續性。

*作者為清華大學學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