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南韓光州事件看中正紀念堂爭議 台權會主任:該被記憶的是事件不是掌權者

2017-05-20 10:20

? 人氣

20170301-中正紀念堂吸引許多國內外遊客前往觀光。(盧逸峰攝)

20170301-中正紀念堂吸引許多國內外遊客前往觀光。(盧逸峰攝)

時代力量立委林昶佐、徐永明、 高潞以用 Kawlo Iyun委員於19日舉行「中正紀念堂管理組織法修正與轉型正義公聽會」,與會專家學者與文化部一同討論中正紀念堂的存廢與修法問題。 其中,台灣人權促進會主任顏思妤以韓國同樣在緬懷過去領袖的經驗而引發的爭議為例,回頭看中正紀念堂的轉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顏思妤表示,在韓國社會文化中,與轉型正義概念相近的他們稱作「過去清算」,而意義上指的是導正歷史,應仔細檢視過去所發生的不公義,並導正歷史過程,被記憶的不應該是任何特定的掌權者或政治人物,而是聚焦在事件本身,而台灣的中正紀念堂的存在與建物裡面的內容物,都與導正歷史的思維背道而馳。

顏思妤提及韓國在2012年6月光州大邱工業高等學校設置全斗煥紀念室引發的爭議,有光州事件劊子手之名的南韓前總統全斗煥,為大邱高工1951年畢業的校友,政府與大邱高工的校友會為了紀念全斗煥,共投入27億多的韓幣在校園設置了一間全斗煥的專門的紀念空間,隨後引起民間團體的強烈反彈,認為這是在對全斗煥的歌功頌德,最後在一連串的抗爭後才從大邱高工撤出。另外,韓國政府為了紀念前總統獨裁者朴正熙,也投入1356億韓幣,將近40億台幣的預算,預計興建紀念公園、追思會等。顏思妤表示,韓國在面對導正歷史的過程,同樣也很挫折,甚至落入落入誰當家誰光榮的局面。

20170519-「中正紀念堂管理組織法修正與轉型正義公聽會」圖中由左到右為中央研究院歐美所助研究員蘇慧婕、台灣人權促進會主任顏思妤與台大社會系教授李明璁。(蔡孟筑攝)
「中正紀念堂管理組織法修正與轉型正義公聽會」圖中由左到右為中央研究院歐美所助研究員蘇慧婕、台灣人權促進會主任顏思妤與台大社會系教授李明璁。(蔡孟筑攝)

回到中正紀年堂的轉型,顏思妤認為政治光譜迥異的台灣人,對於蔣介石的政治事蹟,心裡早已有評價,中正紀念堂轉型相關法規如訂定,都要避免重蹈韓國的覆測,對此顏思妤也對政府提出建言,要以過去的歷史事件為重,而非彰顯特定政治人物的事蹟;無論政黨如何輪替,轉型正義的相關實體建設或文化活動,都必須要如實進入地方與中央的的各縣市政府預算編列與實際開支裡,並每年定期公開,讓人民檢視;另外,中央跟地方各縣市政府投入的經費,必須從源頭預算就要做好把關,避免落入政治人物專屬紀念事業。

文化部藝術發展司張惠君副司長表示,文化部目前也組成一個資訊小組,包括不同領域的專家,人權、法律、歷史與都市計畫等等,並努力讓社會各方討行對話,蒐集各方意見,再做未來中正紀念堂如何轉型的決定。

喜歡這篇文章嗎?

蔡孟筑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