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吸引東南亞旅客來台,錯了嗎?

2017-05-13 06:20

? 人氣

對於蔡正元批評補助東南亞旅客的政策,作者認為,蔡正元的認知有錯誤,表示補助就像優惠卷,讓觀光客「比預期買的更多」。(資料照,陳明仁攝)

對於蔡正元批評補助東南亞旅客的政策,作者認為,蔡正元的認知有錯誤,表示補助就像優惠卷,讓觀光客「比預期買的更多」。(資料照,陳明仁攝)

巷口開了一間新的餐廳,不是國宴廚師或米其林三星等級的料理,價錢也沒有特別便宜,看起來不錯,但似乎沒有特別吸引人,也不知道葫蘆裡賣什麼藥。如果不靠開幕優惠先吸引食客嘗試,恐怕不出兩個月,就會被附近居民、上班族徹底遺忘,關門大吉。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很遺憾,對於外籍觀光客而言,台灣就是這種沒特色的餐廳。以本人多年來在國內外的見聞,常發現許多歐美觀光客進行亞洲列國旅行時,根本不會把台灣放進清單中,問及原因,就在於對此地根本無甚印象。文化特色不鮮明之外,購物選擇不若周邊發展地區多,住宿沒有特別便宜,夜生活也不發達,誰要來?

但我們都知道,台灣絕不是間沒有特色、端不出好菜的餐廳。多樣且易達性極高的自然環境不用說,明鄭以來累積的文化資產,加上不同時期漢人與各族原住民、新住民等多元族群交相激盪,只要能妥善行銷、整合,可以搞的花樣其實多不勝數;而且事實上,許多民間業者已靠自己取得不錯的成績。

那麼,台灣的形象在國際上為何還是很不鮮明呢?我認為這關係到我們的文官考選和KPI目標偏差。當我們的制度只能選拔出一些很會讀書考試、心態上又求安穩的公務員,而他們又是組成政府機器的主要元素,在不做不錯的心態下(越老的越是如此),又怎能期待相關單位變出多吸引人的企劃案?

然而,官僚歸官僚,觀光局的一些政策作為,我認為還是有相當效用,比如這次被蔡委員批評的補助東南亞觀光客一事。攤開《推動國外獎勵旅遊來臺獎助要點》,可以發現補助的要件是旅行團「來臺停留四天三夜以上,每團至少五十人以上」,才有機會拿到每人最低的補助新台幣400元;而要達到1000人以上,才能拿到每人新台幣1000元的補助。試想,50個旅客在台灣,每天要吃、要住、要移動,哪樣不需花錢?觀光局的補助就像促銷折價券,而我們都知道拿著折價卷去購物會發生什麼事—通常是買得比預期更多。

人都已經走進你店裡消費了,你還怕虧錢?

世界上沒有免費的事,尤其台灣在市場上能見度不高,想要攬客又不願付出行銷成本,那不如別開店做生意。觀光局這種補助作法,是低階但直接的行銷方式,何況對象又是對台灣相對有憧憬的東南亞旅客,在找不到更好的方法之前,我認為並無不可。外人也許不懂台灣的美,那就讓他直接站上我們的土地自己探索。

另外,蔡委員對中客消費多過日韓、東南亞旅客的錯誤認識,更令我汗顏。以中團客而言,大陸旅行團價錢砍得是一家低過一家,團客也鮮少「爆買」,還常傳出店家抱怨他們多人只點一份餐的狀況;何況還有一條龍中資負責把錢賺回大陸。真正在台消費較多的,反而是自由行群體,且數量還在不斷成長

至於東南亞旅客,因為台灣對其嚴苛的簽證條件,能來訪者普遍有一定身家,誰比較敢消費,還真說不準。而日、韓這些人均都高過我們的地區,大概也沒什麼人會擔心賺不到他們的錢吧?記得蔡正元委員曾有多次赴瑞士等外國考察的經驗,應是頗具國際觀,卻仍作出這種離地的批評,實在令人失望。

*作者為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