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兩輪決選制,走向團結還是分裂? 國民黨的集體領導之路

2017-05-04 06:20

? 人氣

作者認為國民黨黨主席選舉採兩輪決選制有利於促進黨內團結,圖為國民黨主席選舉候選人洪秀柱、詹啟賢、韓國瑜、吳敦義、潘維剛、郝龍斌(由左至右)出席「106年中國國民黨主席選舉電視政見會」。(資料照,顏麟宇攝)

作者認為國民黨黨主席選舉採兩輪決選制有利於促進黨內團結,圖為國民黨主席選舉候選人洪秀柱、詹啟賢、韓國瑜、吳敦義、潘維剛、郝龍斌(由左至右)出席「106年中國國民黨主席選舉電視政見會」。(資料照,顏麟宇攝)

度過沸沸揚揚的連署書高於黨權黨員數疑雲,以及連署書合格率奇低的窘境後,國民黨正式進入黨主席6雄爭霸的局面。不過由於國民黨主席選制採兩輪決選制,因此當前將會是6搶2的局面。不過有趣的是,並非所有參選人都喜歡兩輪決選制,日前韓國瑜吳敦義便針對兩輪決選制進行批評,筆者亦對此進行探討,認為兩輪決選制有利於促進黨內團結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但實際上,國民黨的黨主席選舉採行兩輪決選制,已行之有年,那如果兩輪決選制真能促進團結,那為何國民黨的發展卻是越演越分裂呢?其中更不乏因黨主席選舉所埋下的黨內恩怨情仇。這箇中的緣故,就在於國民黨主席直選以來,即使採取兩輪決選制,卻從來都沒有進入到第2輪過,都是在同額選舉,或是由1位參選人大勝告終,使得兩輪決選制無法發揮其制度設計的團結功能。

然而這次的選舉就不同,不僅有多達6位的參選人,普遍來說,更被認為沒有參選人能在第一輪獲得半數選票,而將會進入第二輪,使得兩輪決選制終於有可以發揮其用武之地,凝聚黨內團結。不過就現階段來看,由於此次選情或許是國民黨內史上最撲朔迷離的黨主席選舉,因此選情格外激烈,負面文宣、相互攻扞,層出不窮,也屢屢被外界嘲諷為黨內互打,兩輪決選制似乎並未對黨內團結發揮實質作用。黨內就有聲音認為如果選舉打到2輪,黨內將沒人會是贏家。

20170429-國民黨主席選舉候選人洪秀柱、詹啟賢、韓國瑜、吳敦義、潘維剛、郝龍斌(由左至右)29日出席「106年中國國民黨主席選舉電視政見會」。(顏麟宇攝)
國民黨主席選舉候選人洪秀柱、詹啟賢、韓國瑜、吳敦義、潘維剛、郝龍斌(由左至右)4月29日出席「106年中國國民黨主席選舉電視政見會」。(資料照,顏麟宇攝)

不過事實真的是這樣嗎?黨內當前的紛擾真的是源由於兩輪決選制嗎?從過去的經驗來看,即使黨主席選制是兩輪決選制,但由於同額競選或懸殊大勝,因此從未進入到第2輪,使得國民黨在過往,實踐上都是一輪決選制,而並非是兩輪決選制。

雖然這確實省去選舉的紛紛擾擾,不過從過去的經驗來看,這真有避免黨內分裂嗎?還是讓檯面上的紛爭轉為檯面下的紛擾呢?甚至還可以說,這種大獲全勝的選舉結果,反而讓新就任的黨主席集大權於一身,牢牢地控制黨組織,可以不去分享黨中央、黨組織的權力給落敗和未與其同盟之一方,將其打入冷宮,無法涉入黨內事務,使得被打入冷官的一方,很可能在掌權方露出頹勢、選舉失利時,趁機反撲,發生黨內衝突。這也解釋了,為何國民黨每次選舉失利,黨內紛爭就會浮出,爭迭不休,而不若民進黨般,在最頹勢的時候反而會更加團結。

所以說,上述的情況,就更彰顯兩輪決選制的價值,因為兩輪決選制在制度設計上,本來就有促進合作、凝聚團結的功能,筆者在先前的文章中也有詳細的介紹其原因。簡單來說,由於進入到第2輪的兩位參選人,皆無法獲得過半支持,因此勢必得向第1輪的落選者尋求結盟,爭取其票源支持,以在第2輪中獲得多數,使得第1輪的落選者不至於淪落輸者全輸,被打入冷宮的困境,而從敗者搖身一變成為第2輪勝者爭相追求合作的夥伴,進而能參與選後的政治運作,不至於發生一輪決選,贏者全拿的掌權者,在失勢、顯露疲態之後,受到冷宮方的反撲。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