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金財觀點:和平崛起中國 安內攘外並舉

2017-04-29 06:50

? 人氣

作者表示,社會矛盾逐漸增多,土地徵收、勞資糾紛、環境保護等抗爭群體性事件不斷增加,若過於從控制和防堵角度,作為解決其突發性事件手段,勢必導致維穩成本上升。(資料照,AP)

作者表示,社會矛盾逐漸增多,土地徵收、勞資糾紛、環境保護等抗爭群體性事件不斷增加,若過於從控制和防堵角度,作為解決其突發性事件手段,勢必導致維穩成本上升。(資料照,AP)

1、中國大陸社會維權抗爭之興起

近年來,中國大陸社會所爆發的群體性事件其發生頻率、參與人數、規模均呈現不斷成長趨勢,1993年僅發生8,700起、1999年超過3.2萬起、2003年6萬起、2004年7.4萬起到2005年8.7萬起(包括妨礙公務、聚眾擾亂社會秩序、聚眾鬥毆等),群體性事件13年間增10倍,且規模不斷擴大。2006年發生8.7萬起,2007年仍8萬餘起,2008-2009年皆超出9萬餘起。也有估算2010年發生18萬起抗議和騷亂等群體事件。據《2013年社會藍皮書》指出,2012年在就業、勞動關係、收入分配、社會管理等領域面臨各種問題,群體事件多達十餘萬起。然而,也有統計指出中國每年群體性事件多達20餘萬件。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些群體性事件的形成原因,以徵地拆遷衝突、環境污染衝突和勞動爭議為主,徵地拆遷引發的群體性事件幾乎佔一半左右,環境污染和勞動爭議引發的群體性事件佔30%左右,其他社會群體性事件佔20%左右。換言之,徵地與環境抗爭可說是社會群體事件的大宗。

中共17大報告指明透過民生解決社會管理問題,18大報告則重視社會管理創新機制與思維。國家機器要面對許多社會抗爭的爆發,根本因素來自政府治理失當。

2、公眾維權抗爭與維穩成本

2017年3月甫剛召開完中國大陸全國兩會(全國人大與全國政協),如同以往被關注「公共安全支出」費用(一般稱為維穩)究竟多少?外界批評大陸政治過程欠缺民主化與非透明化,中共黨國體制的「專制性權力太強、基礎性權力太弱」,國家與社會關係過於緊張對立。故而,為求解決內部不斷攀升公民維權抗爭事件,建立穩定有序的和諧社會與小康社會,高額公共安全支出成為國家治理必然選擇。同時,國力不斷崛起的大陸,其經濟力全球排名第二、軍力第三(軍費第二),為維持周邊穩定和平國際環境、建構大國外交及美中新型大國關係,保有強大軍事嚇阻能力有其戰略考量。

2017年大陸政府並未明示,在軍費、外交、公共安全支出的預算數額,這被質疑欠缺透明度。政府官員否認指控並解釋,在預算報告起草過程考慮到報告和預算草案的銜接問題,僅公佈全國財政收支大帳;但對具體支出項目含公共支出等,都將在預算草案中反映。2017年預算草案摘要內容中,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9兆4863億元,比上年執行數增長6.5%;軍費預算為1兆443.97億元人民幣,按既往預算編列經驗推估,公共安全開支費用應高於上述軍費額度。

3、公共安全預算逐年高於國防預算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