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新經濟時代─賺的錢,花到哪去了:《大停滯》選摘(2)

2017-04-16 05:40

? 人氣

以接受醫療手術為例,沒有醫療險的病人,整體而言,術後的健康狀態比那些有保險的人要來得好。你當然可以從不同的角度解讀這樣的結果,但這正是我們要質疑更高醫療支出是否值得的理由。(資料照)

以接受醫療手術為例,沒有醫療險的病人,整體而言,術後的健康狀態比那些有保險的人要來得好。你當然可以從不同的角度解讀這樣的結果,但這正是我們要質疑更高醫療支出是否值得的理由。(資料照)

如果生產力提升,如果我們更努力,那麼,我們就能事半功倍。這沒什麼不好,不是嗎?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過去數十年來的生產力統計,顯然給了大家希望。從一九七三直到一九九○年代中期,生產力的數據一直很低。但在那之後,卻突然甦醒起來。例如,從一九九六到二○○○年,生產力每年都成長二.八%;二○○○到二○○四年,則出現第二波的飆升,每年成長高達三.八%。怎麼看,都不能說是表現不好。

然而,我不能不說的是:我們可能都被生產力數據,以及國民所得統計給誤導了。其實非常有可能,我們的實際生產力與國民所得增長的速度,並不如數字上所看見的那麼樂觀。我並不是要否定我們在生產力上──例如在資訊科技領域──的進展,但我擔心的是,這些進展正在被其他領域的生產力流失所抵銷。

@c:找出生產力不高的人,然後……炒了他們

舉個簡單的例子:在二○○五年,金融業占美國GDP(國內生產毛額)的八%。這個數字,在二○○○到二○○四這段「生產力爆炸」的期間,年年成長。數字,我們都看得懂,但金融業到底在那幾年內「生產」了什麼?我們所看到的統計數據,並沒有點出金融業成長背後問題叢生的本質──也正因為這樣的本質,才醞釀了接下來的大崩盤。被我們視為「創造價值」的活動,到頭來卻是在「摧毀價值」──看看那些房地產,以及錯誤的金融創新商品吧。

 

別忘了,中數位所得幾乎沒什麼成長,而股價──也就是「資本的評價格」──也已經有很長時間沒有出現穩定的上揚。截至二○一○年秋天,標準普爾五百指數差不多回到一九九○年代中期的水準而已。正如經濟學家麥可.曼德爾(Michael Mandel)說的:假如勞動力與資本的報酬都不見成長,那些與生產力相關的統計數據,我們能相信嗎?

近年來,最大幅度的生產力提升,出現在二○○九到二○一○年。其中有好幾季,每人每小時的年均生產力,甚至還成長超過五%。但是,這段期間各種推出的新科技,卻似乎沒有呼應這樣的統計。相反的,企業裁掉了很多員工,而且證明就算沒了這些員工,照樣可以有跟過去同樣多的產出。

換言之,每人每小時生產力的提升,主要是來自勞動時數的減少。「找出生產力不高的人,然後炒了他們。」是過去幾年來生產力提高的主要來源。對某些資本家與消費者來說,這是好消息;但我們需要的,是二十世紀前期那種生產力的全面提升,才會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明顯的改善。

生產力與國民所得統計不可靠,想要搞清楚細節,我們可以來看看國民所得──以及這數字是怎樣被計算出來的。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