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德國駐台官員對「擁抱綠能」的誤導

2017-04-01 06:20

? 人氣

德國努力推動能源轉型,但是否符合現實,仍有爭議。圖為駕駛太陽能飛機(Solar Impulse 2)的冒險家 Prof. Bertrand Piccard 20日出席柏林能源轉型論壇。(顏麟宇攝)

德國努力推動能源轉型,但是否符合現實,仍有爭議。圖為駕駛太陽能飛機(Solar Impulse 2)的冒險家 Prof. Bertrand Piccard 20日出席柏林能源轉型論壇。(顏麟宇攝)

在今日台灣能源領域,德國是極為走紅的國家。各種能源論壇中,德國企業、學者、官員受邀比例極高。原因十分簡單,今日全球國家中,德國是唯一能源政策與民進黨政府能源政策極為類似的國家,德國廢核而擁抱綠能的政策正是蔡政府師法的對象。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上週台大社科院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舉辦了一場討論台灣能源轉型的研討會,會中邀請了德國在台協會施碧娜副代表擔任與談人。施副主任30分鐘演講中,自然大力吹噓德國能源轉型之成功。其演說實在問題多多,但因時間限制,在Q&A時段,個人僅簡短提出兩個問題:

1.施副代表演講中指出德國要在2020年達到其減碳承諾的手段之一就是關閉全部燃煤電廠。但在無風的夜晚,無核又廢煤,試問德國電從那裏來?

2.德國能源轉型的後果是電價為台灣3倍(台灣每度電3元,德國10元),台灣真應向德國學習「能源轉型」嗎?

施副代表針對個人問題天馬行空的回答長達10分鍾,其誤導程度令人嘆為觀止。但在其回答後主席宣布散會,無法進一步請教,僅在此提出進一步質疑。

德國在台協會施碧娜副代表在一場能源研討會上擔任與談人。(作者提供)
德國在台協會施碧娜副代表在一場能源研討會上擔任與談人。(作者提供)

針對個人第一個問題,施副代表首先指出德國可由法國進口核電,由捷克進口煤電。但隨即強調這不是德國的目標,德國的目標是以電池儲存綠電以取代煤電及核電。

吾人可先檢視德國綠電供應現狀。德國目前綠電已發展到極致,綠電裝置容量(97GW)已超過全國尖峰負載(83GW),目前綠電已提供德國近30%電力,並有大量綠電輸往鄰國。但重點是德國是貼錢將綠電輸往鄰國,如果電池儲能在經濟上可行,德國何需貼錢輸出綠電?在今日即可將綠電儲存自用。

要取代核電及煤電(總供電量超過50%),再生能源裝置容量較今日要至少倍增。因目前綠電裝置容量已超過尖峰負載,表示新增之再生能源產生的綠電要全部「儲存」。2020距今不過3年,要將今日「儲能」幾乎為零的電池增加到可儲存取代核電及煤電電能的電池可能性是零。這種回答是極為不負責任的誤導。實際上因核電減少,德國在過去幾年大量增建燃煤機組。燃煤機組運轉壽命40年,德國人會在機組運轉10年內將其除役的說法也是不切實際。

我們聽聽真正主管經濟及能源兩大部會的德國副總理葛布利(Sigmar Gabriel)怎麼說。經濟學人報導葛氏說「我們要認清同時要廢核和廢煤是不可能的」。葛氏還說「很明顯2020年的減碳目標是達不到的」。三年並不長,三年後吾人不妨驗證施副代表的電池說是否實現。

針對個人第二個電價問題,施副代表首先指出台灣電價太便宜是因為政府「補貼」之故。補助的定義是售價低於成本,其差價由政府補貼。但台電過去兩年都有數百億元的盈餘,何來政府補貼?台灣電價與美國相近,是德國電價太貴,不是台灣電價太便宜。

喜歡這篇文章嗎?

陳立誠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