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3月25日──史上第一個多人協作網頁「Wiki」誕生

2018-03-25 08:25

? 人氣

史上第一個多人協作網頁「Wiki」誕生。(圖/WOCinTechChat@flickr)

史上第一個多人協作網頁「Wiki」誕生。(圖/WOCinTechChat@flickr)

提到「查資料」三個字,你會最先想到哪個網站?

多人協作知識庫「維基百科」(wikipedia)問世超過16年,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參考工具,靠著數千萬使用者的智慧與熱心投入,舉凡想得到的人事物,幾乎都能在上面找到最基本的介紹。1995年的今天,史上第一個多人協作網站「wiki」誕生,創造了網路時代知識交流的全新模式,也拯救(或殘害?)了無數曾經趕製報告的莘莘學子。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快點快點!」──最早的Wiki系統

「wiki」一詞來自夏威夷語的「wee kee-wee kee」,意為「快點快點」,1995年3月25日,美國電腦工程師坎寧安(Ward Cunningham)創建了「波特蘭模式知識庫」(Portland Pattern Repository),他從夏威夷火諾魯魯(Honolulu)的公車站牌得到靈感,把這個容許多人即時編輯、討論軟體開發『模式語言』的系統命名為「wiki」,也是史上第一個「wiki式網站」。

 位於火諾魯魯的站牌。(圖/Arikb@wikipedia )
位於火諾魯魯的站牌。(圖/Arikb@wikipedia )

直到今日,「wiki式網站」的定義和標準模式還是不斷在變動,但基本上,使用wiki系統架設的網頁,允許所有使用者即時編輯頁面內容,且往往會針對某一主題,集眾人之力讓所有網路使用者都能更了解該主題。前面提到的「維基百科」就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wiki式網站,從2001年營運以來已累積超過3,000萬篇條目,包含285種語言版本的內容,擁有3千5百萬名註冊用戶,其中10萬名長期積極參與編輯。

維基百科Logo。(圖/Nohat&Paullusmagnus@wikipedia )
維基百科Logo。(圖/Nohat&Paullusmagnus@wikipedia )

為什麼要有wiki?

除了wiki網站,早年其實也有相當多的網路平台,能讓使用者自由發布內容,諸如電子布告欄(BBS)以及論壇(Internet forum)等等,但都只有管理員與內容發布者可以修改內容,只想尋找某樣簡單資訊的人,也需要在文章海裡一一查看自己需要的內容。

wiki式網站的出現,為網路上的主題式寫作開啟了「通力合作」的模式,同一主題的知識,經由成千上萬的使用者一再增補後而自動越趨完整,不具備架設網站能力的人也能成為資訊提供者。最重要的是,wiki式網站往往不具營利目標,而是為了達到知識普及的目的存在。以特定知識社群為核心的概念,也被應用在許多企業內部作為討論工具。

史上第一個wiki網站的創辦人坎寧安。(圖/CarriggPhotography@wikipedia)
史上第一個wiki網站的創辦人坎寧安。(圖/CarriggPhotography@wikipedia)

雖然如此,wiki網站也有很明顯的缺陷,這也是「維基百科」最常為人詬病的地方,那就是網路使用者提供的資訊不一定正確,自由改動內容的功能也容易淪為有心人士操弄外界印象的工具,尤其是越少人關注的條目,就越容易淪為一家之言。

wiki系統也針對上述問題,發展出許多因應功能。例如,每一次的內容更動,系統都會留下紀錄,讓人隨時可以比對同版本之間的差異;而每一次登入編輯系統也會留下使用者的IP位置,可對破壞者施以取消編輯權;「維基百科」也要求編輯者附上內容來源,讓資訊權威性一目了然。

喜歡這篇文章嗎?

王穎芝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