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印刷業沒落了嗎?「這裡」可曾是聚集300多家的活字印刷廠的大本營…

2017-03-22 14:23

? 人氣

「我家有些銅模,你要不要來看一下?」當時正接受高雄科學工藝博物館委託調查的師大圖文傳播系教授吳祖銘,在進行田野調查時巧遇風行鑄字廠的第二代,細究之下才知道,風行鑄字廠所保留的銅模是第一批運至台灣的中文正楷活字銅模。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吳祖銘表示,自己原是研究現代印刷技術,在幾次機緣巧合的情況下,與台灣印刷史發展相關的重要文物相會,並協助將這些文物保留至博物館,也讓吳祖銘踏進印刷歷史研究的領域,也讓他恍然大悟,「原來台灣印刷術與台灣歷史的發展密不可分。」

雕版之美 (照片由吳祖銘提供)
普文印刷廠的手搖鑄字機。(照片由吳祖銘提供)

台灣在17世紀已接觸鉛合字印刷品

中國近代印刷術可追溯至宋朝沈括在「夢溪筆談」所提畢昇發明的膠泥活字版印刷術,這是世界活字版印刷的起源之一。台灣的印刷術因為不同時期的統治者而有不同的發展,與台灣歷史發展背景息息相關。

由於傳教的緣故,荷蘭人17世紀佔領台灣時,已帶來鉛合金活字印刷品。當時的荷蘭人為了傳教及協助推動政務,以羅馬字拚寫台南一帶原住民所使用的西拉雅語,這些拚寫出來的文字後來被稱為「新港文」。

荷蘭傳教士還編寫了新港文聖經,一開始是將排好的文字送回荷蘭印刷,後來由於需求愈來愈多,據說當時曾經討論過是否要將印刷機送至台灣印刷,可惜當時並未能實現這個想法。

鄭成功在趕走荷蘭人後,帶來的是中國傳統木雕版印刷術,吳祖銘說,目前大英博物館還留有當時明鄭時期的木雕版印刷品-農民曆。台灣民間則保有當時名叫「松雲軒」印製的佛教書籍,距今至少有180年以上的歷史。

普文印刷廠的手搖鑄字機(照片由吳祖銘提供)
松雲軒版片(照片由吳祖銘提供)

台灣第一台鉛活字印刷機

清朝末年,工業革命後的西方列強大舉叩關,以武力要求中國簽訂不平等條約,開放通商港口及開放宗教禁令,現代印刷術隨著傳教士的腳步之再度進入中國。台灣方面,基督教長老教會湯瑪斯·巴克禮牧師於1880年自英國運了一台印刷機至台灣,並自1884年於台南的聚珍堂開始啟用。

這台遠渡重洋的鉛活字印刷機是台灣歷史上第一台現代印刷機,象徵著台灣與現代印刷術接軌的開始。

歷經明治維新後的日本,不僅在建築及典章制度大規模學習西方制度,同時也承襲了西方印刷術,像是鉛活字印刷、石板印刷以及凹板印刷等。1895年,日本接收台灣,也為台灣帶來了各項創新的西方印刷技術。

1898年,日日新報在萬華創立。日本人將西方人鑄造活字的方法,改成適合漢字的活字印刷及凸版印刷,發行日文版及漢文版的日日新報。聚珍堂的活字印刷機屬於小眾及手工操作的印刷機,相較而言,日日新報的設備包括石印機及活字鑄造,屬於大型的印刷廠。日日新報是台灣開始大量印刷的開端。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