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文學這條路註定沒飯吃?一間台北最美老書店,做出台灣人文的驕傲與高度!

2017-03-25 09:30

? 人氣

「願使歲月靜好,現世安穩 」,這是胡蘭成與張愛玲婚書中落筆的文字,期望彼時動盪時局早日走出紛亂,盼歲月悠靜而美好。坐落台北同安街底的紀州庵文學森林,在老屋、老樹身旁,寧靜中同樣帶點一抹歲月靜好的味道。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1917 年「現身 」台北城南的紀州庵即將邁入百年。紀州庵本是日本人平松德松蓋建的料理屋,歷經日據、國民政府遷台、 20 世紀末兩場祝融、社區保存運動,一連串歲月刻痕,如今搖身一變成市定古蹟。老建築的味道;台北歷史的蛛絲馬跡,至今仍與街坊巷弄共生共存。

紀州庵不僅是古蹟,更是以此為中心向外輻射的文學基地。紀州庵和文學的關係,是時間與空間的重重堆疊,當時國民政府來台,城南一帶多為知識分子、教授、校長住所。同安街周邊廈門街、重慶南路亦是遠流、國語日報、爾雅、洪範等出版社駐足之處。更不用說林海音、余光中、王文興等重量級作家,不僅故居坐落附近,更把紀州庵化為文學寫作場景。紀州庵在台灣文學的存在,份量不可言喻。

紀州庵
 

老建築與有機體書店,理想、現實撞出紀州庵新面貌

巷弄中認識文學成了紀州庵新的風貌,紀州庵隔壁新建築包含一樓「紀州庵文學森林文創書店」與「風格茶館」空間,二三樓則是展覽區及講堂,一年舉辦兩百多場文學活動。但「紀州庵文學森林」不單是靜態賣書的書店,而是在理想、現實中抓出平衡、撞出矛盾的有機存在。因為,它是活的。

「文學去達成生活中某一部份的美好想像」,這是書店店長周耕宇讓人印象深刻的一句話。他說,書店、茶館的運營,就是透過商業模式開啟與讀者對話的機會。但是在追求商業極大化的同時,矛盾在於文學無法被定義,如何不失去文學與紀州庵的羈絆?紀州庵與鄰里的理想期待?即是紀州庵之於書店存在的意義。

紀州庵
 

書市寒冬門店經營難, 業績穩定爬升抓住利基點

當時書店需要會文字、能協助運營、甚至個性要乖一點的人,讀中文系出生的周耕宇恰巧被找上。從沒運營管理經驗的他,管一間書店面臨百百種問題,小至地板、燈泡、保留停車位置,大到古蹟漏水、承擔書店獲利,往往最深的提問就是最傷的質疑,他說:「當你每天反思自己為什麼要待在這裡,心自然變得堅強」。

但經驗可以靠學習,店面針對適合讀者提供紙本文宣;網路社群粉絲團推播;講師、協辦單位協助宣傳,都在碰觸更多原本與文學搭不上線的人。如今書店經營不僅每月書目銷售數字穩定成長,媲美獨立書店的業績,更透過文學活動,順勢推廣講者、作家相關系列書籍,並進一步藉由活動主題帶動周邊商品的銷售。

紀州庵文學森林文創書店店長周耕宇
紀州庵文學森林文創書店店長周耕宇(圖/JANDI提供)

一年兩百多場文學活動, 紀州庵文學森林 創造無限想像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