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街頭是壓垮民進黨的最後一根稻草

2017-03-11 06:00

? 人氣

作者認為掌握權力者應真正苦民所苦,擬定政策時,永遠以國家及多數人民利益的最大公約數考量,讓不公不義事件降到最低。(資料照,顏麟宇攝)

作者認為掌握權力者應真正苦民所苦,擬定政策時,永遠以國家及多數人民利益的最大公約數考量,讓不公不義事件降到最低。(資料照,顏麟宇攝)

蕭何月下追韓信,成就了韓信大將軍,韓信也因蕭何被呂雉誘殺於長樂宮。漢初悲劇英雄韓信,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英全體制上台迄今所積累之民怨已接近罄竹難書,若不能有效舒緩這些民怨,反而其執政團隊又四處放火,在製造更多民怨時。一旦此股民怨如燎原之火、如平原脫韁野馬走上街頭時,漢初悲劇英雄韓信,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歷史悲劇。將複製成現代版的悲劇英雄民進黨,成也街頭,敗也街頭將的寫實。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當家才知道米貴,完全執政的民進黨,以過半席次主導的立法院開議已逾一年,英全體制運作也半年有餘,以街頭運動起家的民進黨,面對一波波的街頭運動,一向都主張人民依法申請的集會遊行應予與保障與尊重。上台後第一場街頭抗爭為華航空服員事件,此一事件更換華航董座,並對空服員所提7大訴求全盤接受收場,和平落幕。

20160624-華航空服員罷工落幕,南京東路現場。(顏麟宇攝)
華航空服員罷工落幕,南京東路現場。(資料照,顏麟宇攝)

因華航空服員抗爭事件,可說是勞方大獲全勝,此一事件更形塑出面對爭議時,民進黨政府的態度是「會吵的小孩有糖吃」的刻板印象。當家者應理性平和的對待抗議民眾,並傾聽他們的訴求。面對國家如此龐大的力量,透過集會遊行向公部門提出卑微的請求,這是人民的基本權利,也是民進黨從黨外時代到組黨成功全面執政一路走來所堅持的核心價值,為捍衛此核心價值,民進黨做到了。但是治理一個國家,面對陳抗民眾僅僅是表示尊重,而不再施政品質的提升上有所作為,掌握權力者能真正苦民所苦,擬定政策、做重大決策時,永遠以國家及多數人民利益的最大公約數考量,讓不公不義事件降到最低。如果是這樣,當每一位國民均安居樂業時,又有誰會放棄舒適的家園,頂著寒風烈日,千里迢迢趕到凱道、立法院、行政院…….等地點集結,若干較大型的陳抗案,更就地搭起帳篷、埋鍋造飯,準備長期作戰,展現其決心與毅力。陳抗者兵力展現,聚集談判的能量,以作為談判之籌碼。

鯀、禹父子治水方式不同,高下立判。水乃天下之至柔,採鯀的「堵」法治水,堤防再高,當至柔的水發出怒吼時,無情的洪水肆虐,百姓家園盡毀,災民流離失所。禹改用「導」法成功治水,將洪水做出適度的疏導,讓河道暢通,至柔之水順著江河直奔大海,治水成功。

只有在極權統治的國家,才可以在國家機器的箝制、壓力運作下,讓陳抗事件不存在。在民主國家,陳抗事件如同血液中的白血球,他的存在是必然也是必須的。但它不能太過頻繁,太過頻繁的陳抗事件,可能引發出以下的效應:

一、民眾把街頭當作向政府爭取更大利益的提款機。
二、只要吵一吵就可以有更多的糖吃,何人願意安安份份的守在職場工作,創造產值。
三、馬路是用來交通的,一旦街頭運動變成常態,街頭原本功能不再,影響市民正常生活步調,失去秩序的城市,很難成就其偉大。
四、有多少群眾上街頭,就有多少可資應用的勞動力虛耗在街頭,為了維持秩序,也要調配相對應的警力配合之,國家的生產力就在這一波又一波的街頭運動中被蠶食。
五、國家是大家的,只有在安定、平和、理性、和諧的氛圍底下,讓各行各業,各司其職才能創造經濟榮景。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