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任昌觀點:學術倫理、學術遺憾、學術道德

2017-03-04 06:50

? 人氣

作者指出,國科會195萬元的研究計畫補助,僅貢獻一個臺灣學術機構的研究表現,卻貢獻二個中國學術機構,其中包含北京大學。(資料照,風傳媒)

作者指出,國科會195萬元的研究計畫補助,僅貢獻一個臺灣學術機構的研究表現,卻貢獻二個中國學術機構,其中包含北京大學。(資料照,風傳媒)

在討論英國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刊登政大國貿系郭教授研究成果的文章中,我說「國內財金界似乎仍然局限於台大與政大的老師,才有刊登在這二個期刊的紀錄?」所指的期刊是《財金研究評論》(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RFS)與《管理科學》(Management Science, MS)。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以上陳述留下了許多值得深考的議題,例如,為何英國的文明與學術聲譽在美國之上?(顯而易見的證據是:牛津大學、劍橋大學、Nature系列的學術期刊都座落在英國)學術論文一定要刊登在英文表達的國際期刊,才算是成就?真的僅有台大與政大的老師,才有刊登在RFS或MS的紀錄嗎?我先在這裡回答最後一個問題,答案是No,說明如下。

國科會補助政大財管系教授的研究成果刊登在2010年刊登在MS。(作者提供)
國科會補助政大財管系教授的研究成果刊登在2010年刊登在MS。(作者提供)

科技部$195萬的補助貢獻一分在台灣二分給中國大陸

國科會(科技部的前身)在2005與2006年對政治大學財管系教授劉玉珍共補助$195萬元,執行「衍生性金融資產的尖端研究:行為財務學對選擇權訂價的影響」的計畫,研究成果在2010年刊登在MS,如圖1所示的論文首頁資訊。四位作者都是華人:劉玉珍(Yu-Jane Liu)、蔡知令(Chih-Ling Tsai)、王銘駿(Ming-Chun Wang)與朱寧(Ning Zhu),隸屬的機構分別是:北京大學、加州大學、高雄第一科技大學、加州大學與上海高級金融學院(Shanghai Advanced Institute of Finance)。

也就是說,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金融系的王銘駿副教授在2010年就有刊登在MS期刊的紀錄;但很遺憾的是,國科會的受補助單位「國立政治大學財管系」竟然沒有出現在這篇文章的機構列表。這是一個「學術遺憾」!雖然,主要作者劉玉珍在論文末尾陳述「本研究部分成果在政大財管系服務期間完成,感謝國科會的經費補助。」(Yu-Jane Liu acknowledges funding support from the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 95-2752-H-004-001-PAE.)在錙銖必較的學術績效世界,這個補助紀錄會留在資料庫,但沒有人會關心這個紀錄;學術世界計較作者與機構(大學)的研究產出。

國科會的補助也必然支應到王銘駿的博士論文寫作過程,該論文題目是「台灣期貨交易所選擇權投資人的交易行為」,在2007年畢業於政大財管系,指導教授是劉玉珍。但在論文被接受時,王銘駿在高雄第一科大任教,績效算在高雄第一科大。劉玉珍也在2007年離開政大,到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任教,所以,這個績效也算在北京大學,受國科會補助與委託管理計畫的台灣政治大學,也沒有績效紀錄!在二岸的特殊關係下,「必然」會被質疑,為何國科會$195萬元的補助,僅貢獻一個臺灣學術機構的研究表現,卻貢獻二個中國大陸學術機構的表現。請注意,該篇MS論文並沒有聲明受到台灣國科會以外的其他經費補助。我所謂「必然」者,是指如果有政治人物拿出來做文章,才有此「必然」;學術界不會去關心這個弔詭的現象,反映的是台灣管理學界對學術倫理的漠然!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