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都羨慕的充實生活!工程師把興趣變專長,從親手打造的驕傲作品找回快樂人生

2017-02-16 10:18

? 人氣

王立揚是傳產機械管理工程師,曾移民澳洲十多年,並代表臺灣參加國際性武術大賽。平時喜歡騎腳踏車到山裡晃蕩,計畫結合木工與機械工程打造木頭摩托車,實踐時間自主的簡單生活。

我很喜歡戶外活動,在澳洲生活的日子裡,打魚、浮潛是我最愛的休閒,回臺後也參加過幾次浮潛聚會,卻看見同伴利用深夜潛水,濫捕魚類,並沒有友善環境的意識,因而開始尋找新的興趣。很幸運認識了一位有智慧的良師益友,在他多次邀約之下,開始練柔術和接觸木工。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剛開始我像是前面沒路一樣,覺得木料很難使用。因為以前在傳統產業工作,接觸的大部分是塑膠材料,自己又是機械工程出身,習慣把步驟全部用電腦設計好,但木頭卻是活的,不像人工材料容易預測。

經歷許多挫折才發現,木工需要雙向交流,動工前必須先和木頭聊天,再根據得到的資訊調整,讓木頭有所發揮。一年半後,我開始能自己玩木頭,甚至下刀時能預測會怎麼裂開,這時候樂趣才逐漸培養起來。我覺得每項興趣如果是從物質裡面得到快樂,是一個報酬遞減的過程;學習技巧性的事物,隨著越來越熟練,從中獲得的樂趣卻是遞增的。

其實做木工一開始會對要做什麼是完全沒頭緒的,從未製作過腳踏車的我開始思考,如果木工結合腳踏車會產生什麼火花?木頭是最環保的材料,從人類歷史來說,由木頭所製成的交通工具其實一直都存在,像是牛車、馬車,木頭是到近代工業發展才被取代的材料,我想把它重新帶進生活裡,與現代生活碰撞。

動工前,我從生活的實用面切入思考:腳踏車在城市中佔有的重要功能就是短程交通,比如在家附近買菜或是假日去散心,因此所需的要求附載和環境條件其實不是非常嚴格,我覺得木造腳踏車在這方面就能有多方嘗試的空間。

我先在紙上思考了許多設計的可能,腳踏車一號機就是從七種設計中挑選最可行的一種,並將一切變因減到最少,騎起來能感受木頭的韌性,非常特別;隨著二號機和三號機製作完成,我有了更多經驗,便開始進行多方嘗試,以不同媒材相互結合,不再是機械量產般的一陳不變,我希望每一臺腳踏車都是獨一無二,有自己的風格。

累積了這些經驗,未來也考慮開設腳踏車木工課程,木工腳踏車不只是單純地做出一個成品,在過程中必須思考很多組件之間的配合、學習到設計的原理。這會是一個蠻吸引人的訓練和傳承知識的入門計畫。木工、腳踏車和武術一樣,一開始都是興趣和娛樂,在比一般人厲害以後,接著就是尋求內在的平衡,逐漸轉變成繼續探索和傳承。這兩者都是協助我探索自己的工具,也是梳理想法的媒介。

口述/王立揚
文/王韻堤
圖/楊志雄
本圖、文經授權轉載自小日子(原標題:在木工中體會簡單的生活哲學)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