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紹煒專欄:總統的冷笑話:聚焦中南美洲市場

2017-01-17 06:30

? 人氣

小英總統出訪中美洲友邦後說未來要聚焦中南美洲市場,但效益恐怕微乎其微。(總統府)

小英總統出訪中美洲友邦後說未來要聚焦中南美洲市場,但效益恐怕微乎其微。(總統府)

小英總統出訪中美洲友邦,在訪問進入尾聲時,總統說政府後續會聚焦在3個重要市場,包括中南美洲的內需市場與其周邊國家的市場、北美洲市場,以及亞洲市場。這是一個政治語言,經濟面則更是一個荒謬到可列入冷笑話之列─看看數據就知道。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聚焦小型經濟體中美洲,道理何在?

政府貿易政策要聚焦北美洲(其實主要就是美國而已)、亞洲市場,是理所當然也容易理解,美國市場即使已不復當年占台灣出口的3成之多,但占比重仍有12%左右,以單一國家而言,比例與重要性算是僅次於中國的市場。亞洲市場則占台灣出口的7成之多,進口也占近6成,其重要性當然無需多言。

但中南美洲列為政府要「聚焦」的市場,就顯得怪異之極。中美洲是我國主要邦交國重鎮,但以經貿關係來看則是無足輕重。以經濟規模來看,小英這次訪問的宏都拉斯、尼加拉瓜、薩爾瓦多及瓜地馬拉四國都屬小型經濟體,除了瓜地馬拉經濟規模超過600億美元外,其餘國家大致上是100多到200多億美元規模的小型經濟體,4個國家加總的經濟規模大概是台灣的2成左右而已。

FTA加持,雙邊貿易仍不到2%

再以台灣與這些國家的經貿往來數據看,我國每年對中美洲的出口占總出口的比重只有1%,進口更只占總進口的0.7%;這還是我國早與中美洲國家簽有FTA(自由貿易協)多年後的「成果」,即使加上中南美洲第一大經濟體巴西,這個數字還是不到2%。這個數據,實在讓人看不出政府「聚焦中南美洲市場」有何意義?

加強雙方經貿關係,確實可以讓邦交更為穩固,台灣不是沒嘗試過,而且早在20年前的李登輝時代就已開始作,李出訪這些邦交國總會率領龐大的企業團,扁朝亦如是,甚至簽下FTA;但承諾這、承諾那、簽了這個協定、搞幾個投資案,最後雙邊貿易數字還是1-2個百分點。那些熱血沸騰為政府外交而去投資的民間企業,則早已倒閉關廠矣。

政策違逆經濟力量效果直接歸零

原因不在沒有政府政策推動協助,而在政策不是萬能,碰上基本條件差距太多者,政策效果直接歸零。台灣與中美洲缺乏非要從對方進口不可的商品,中美洲國家產業層級以農業與初級工業為主,這些產品台灣都能由亞洲其它國家進口取得;台灣與中美洲相隔遠、文化語言陌生,台商無論要去當地投資或開拓市場,都是事倍功半效益低;中美洲也不是起飛中的大型經濟體(如當年的中國、現在的印度、東協),其市場規模連中國的一個省都不如,企業實在很難提起興趣,因為看不到什麼利基與前景。

這個基本格局不變,政府搞多少政策要「聚焦中南美洲市場」,都是畫餅罷了,不必寄望有任何成果與效益。政策要有效果,還是必須順應經貿情勢與條件而為之,違逆則難成。政府過去20年,鼓勵加強與中南美洲經貿、投資關係,成果是雙邊貿易繼續停留在1、2個百分點;李、扁持續對兩岸經貿與投資設限、管制、拖延或阻止企業前往,但台灣對中國出口比重還是一路從1成多增到4成,就是一個明證。

錯愕,歐洲市場不如中南美洲市場嗎?

較令人好奇─或是錯愕的是,小英說政府要聚焦的三大市場中,為何漏掉歐洲這麼重要的市場?難道歐洲市場從蔡政府雷達上消失了?從數據上看,我國對歐洲的出口占全部比重有9.4%,進口占全部進口比重是12.6%,雖然不如出口中國的39%、東協的18.3%,也稍遜美國的12%,但好歹比中南美洲高出很多倍吧?更何況歐洲屬先進市場,增加對其出口,對整體經濟與產業的幫助與提升更大。

總統可能是訪問中美洲國家後「心有所感」,或是為了穩固邦交的外交考量,而有此「政策聚焦中南美洲市場」之言。不過,衡諸現實經濟條件,大家都不必太當真─官僚單位作作報告、有漂亮的假動作出來即可,別真把資源精力都投入中南美洲市場,顧好那些重要的大市場才是正道;至於民間企業,算盤撥得比誰都精,該如何看得與應對此事,就不必多言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

呂紹煒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