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俊輝觀點:2017年 拜託蔡政府聚精會神搞好一件事

2016-12-28 06:50

? 人氣

蔡政府第一年,以國道收費員和華航罷工事件始,卻以復興航空工會抗爭終,圖為興航工會衝入北市勞工局。(蘇仲泓攝)

蔡政府第一年,以國道收費員和華航罷工事件始,卻以復興航空工會抗爭終,圖為興航工會衝入北市勞工局。(蘇仲泓攝)

又到了歲末換年之際,政治人物,特別是蔡英文總統,免不了要「應景式」發表新年文告許下許多宏願,但面對經濟困局、兩岸緊張,人民信心疲弱之際,筆者認為,政府其實不用許下太多願望,但得先將讓人民富起來,擺在第一位,尤其是如何讓年輕人擺脫「22K」低薪夢魘,使青年人有奮鬥目標,有積極奮起的心思,而非沈溺於小確性,內心不敢有太多夢想,也就沒有任何成就企圖。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為何2017年要將讓人民富起來這件事情,擺在第一位?過去台灣人以「台灣錢淹腳踝」為傲,在國際間行走是抬頭挺胸,讓各國欽羨的對象,也因台灣人的高消費力,讓中華民國護照可以通行全球。但曾幾何時,勞工薪資停滯,甚至退回16年前水準,物價高漲使老百姓的實質購買力嚴重衰退,新台幣兌人民幣的匯率與20年前相比差相不大,但同樣的新台幣金額,在大陸變得更「薄」,更難用。

舉個例子來說,24年前隨當時的海基會秘書長陳長文訪問中國大陸,當時薪資每月50000元台幣,折合人民幣1萬元;當年因工作需要,需將在大陸長城所拍攝傳遞回台灣,透過新華社發稿,當時新華社有位魚姓編輯詢問筆者薪資多少?因兩岸物價水準不同,實在不敢輕言比較,但熬不過對方編輯部要求,只好據實以告約1萬元人民幣,而當年的新華社長官月薪約500元人民幣,讓對岸驚訝不已,但時間過得很快,過了24年頭,目前台灣新聞界新近記者的薪資約3萬元上下,與對岸比較恐怕已略有「遜色」,這樣的「薪」情,要教年輕人如何「興奮」起來?

20161206-SMG0045-015-勞團在立院外反勞基法修法,毛振飛:今天抗爭責任我扛,別傷害警方,他們也受年金改革威脅,與勞工一樣。(曾原信攝)
蔡政府第一年,勞工抗爭可謂「有始有終」,圖為勞團在立院外反勞基法修法。(曾原信攝)

最近與一位香港媒體女公關聊天,也聊及薪資與物價問題,她很羨慕台灣物價低廉,因為與香港比較,台灣餐廳價格與香港「金額」差不多,但匯率上卻只要香港的25%;薪水呢?她告訴我,4萬元時,我以為是新台幣4萬元,還很替她擔心,這樣的薪資要如何在香港過生活?不料,她立即補充是4萬港元,馬上讓自己汗顏,18萬元的水準,已經超過不少政府首長與公營事業董事長。

日前與一位行政院「高層」官員聊天時,他(她)承認,民進黨目前正為未執政前打肥貓的舉措,自嘗苦果,尤其,要向業界挖角時,根本付不出「像樣」的薪水,就以行政院長林全為例吧,未擔任行政院長前,在民間擔任金控獨立董事,年薪待遇超過2000萬元,但行政院長年薪約400萬元,使外界一直傳聞,林全一開始根本不願意接行政院長,他自己都承認:「每天早上都會想為何做此決定。」

國民黨執政時期的前行政院長張善政更直指:「現在的薪水跟以前在業界比起來,是以前的零頭」。

寫這一篇稿子的目的,不是要替高官增薪,試想,連行政院高官的薪水都不高的情況下,要如何替底下的官員、幹部訂薪資水準?又有何方法對外徵求人才?當政府部門都不願意付出合理、適當的薪水「養」人才之際,又如何寄望民間企業調高基層勞工的薪資?又如何透過薪資以外的手段留住人才?

尤其,中國大陸需才孔急,對台灣科技界祭出「高薪」挖角策略,使台灣不少科技人才出走,帶走的不僅是人才而已,還有技術,最重要的,是對台灣失望的心。

2017年新政府真的不必許太多的「願」,只要想辦法將人民口袋變深變厚,恢復老百姓的消費信心,台灣的士氣將可望一洗陰霾振奮起來,尤其,年輕人是國家未來的希望,套句阿扁總統的競選訴求「有夢最美‧希望相隨」,讓年輕人可支配所得大增,有錢存、有錢消費、有錢買車、有錢買屋、有錢結婚、有錢敢生小孩…,一切的基礎,就是有錢,台灣相關問題相信將可以迎刃而解。

在2017年來臨前,我替負債累累的年輕人許下一個願望:「行政院長宣布,免除所有學貸學子的貸款負債,如果財政能力真的無法負擔,至少將寬緩期延長20年,一切學貸等20年後再說,利息則由政府全額負擔!」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