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沙龍》航向理解與和平!載日本兵造訪南京、讓美軍後代與原爆受害者面對面……認識「大海學校」和平號

2019-12-09 10:20

? 人氣

20191208-龍應台基金會邀請國際廢除核武運動委員川崎哲專題演講,並於會後接受專訪。(蔡親傑攝)

20191208-龍應台基金會邀請國際廢除核武運動委員川崎哲專題演講,並於會後接受專訪。(蔡親傑攝)

1980年代,日本部分出版社有意修改歷史教科書內容,淡化日本在二戰時期犯下的戰爭罪行,甚至要將所有涉及「侵略」的字眼移出課本外,面對相關爭議與鄰國的抗議聲浪,日本政府卻採取迴避態度,也引發一群大學生的不滿。秉持「你不教我就自己學」的信念,這群學生在1983年自行組織一艘名為「和平號」的船,前往曾被捲入戰爭的亞洲各國,尋訪親歷戰火的當事人,深入了解當地的戰爭經歷。

35年過後,「和平號」如今發展為國際非營利組織,這艘「大海學校」在環球航程執行和平教育計劃,透過拜訪戰亂遺址、戰爭倖存者登船分享親身經歷等活動,激發乘客與青年思索並討論和平、人權、永續發展等全球議題。迄今為止,和平號已進入第101次環球航行、累積逾70000人登船,停泊全球各地的270個航點。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龍應台文化基金會8日舉辦台北沙龍,以「我們為什麼推動和平教育?」為題,邀請2017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國際廢除核武運動」 (International Campaign to Abolish Nuclear Weapons, ICAN)國際營運委員、「和平號」(Peace Boat)計畫執行委員會代表川崎哲(Akira Kawasaki)來台,分享多年推動、實踐和平教育的經驗。

日本學生在「大海學校」初次聽聞慰安婦

20191208-龍應台基金會邀請國際廢除核武運動委員川崎哲專題演講。(蔡親傑攝)
20191208-龍應台基金會邀請國際廢除核武運動委員川崎哲專題演講。(蔡親傑攝)

在和平號過往的航程中,曾帶著二戰時的日本兵拜訪南京,理解大屠殺歷史,也曾讓美軍後代與廣島、長期的原爆受難者面對面,更有許多日本學生在和平號上初次聽聞「慰安婦」的存在,由於教科書長久以來的淡化、迴避,許多人因此深受震撼,也還給受難者遲來的尊嚴。

「在世界上的每個地方,都擁有著違反人權或戰爭的歷史。」川崎哲指出,就連日本原爆受害者在船上分享經歷的同時,也都表示從和平號的環球旅程中學習到不少:「在越南,我們從越戰歷史中學習;在歐洲,我們學到二戰歷史的另一部分......從這樣的雙向互動中,我們意識到所有問題都是彼此相關的。」

漂浮在海上的和平學校 創造對話的大門

由於各國在戰爭中的不同立場及角色,相關的討論難免勾起歷史上的國仇家恨,許多來自鄰近國家的學生起初甚至無法握手問好。川崎哲笑稱,但因為「你無法輕易逃離這艘船」,加上成員的多元背景,使得對話更能夠跳脱對立的國族情緒,進行更具建設性的討論。

川崎哲認為,和平號作為「大海學校」的特殊性,使學生在通往每個目的地的航程間得以反芻所見,並與來自不同國家、種族、文化的青年學子分享所思,從而開啟對話可能。

將焦點放回「人」身上

而透過和平號上的互動與對話,在和平時期成長的年輕學生,能夠從親歷戰爭的倖存者身上學習,許多人下船後甚至開始自行「補課」,「你可以在任何地方學到知識,唯有面對面的感受、產生的連結是無法『學』到的」川崎哲說。

川崎哲強調,「和平」不只是各國領袖在會議桌上談論的話題,和平號試圖將焦點放回受戰爭影響的每一個人,從歷史教訓中學習,並尋求互相理解與和解的可能:「與戰爭受害者對話,對他們的苦痛感同身受,然後開始思考你可以做些什麼、造成什麼改變。」他相信,大海學校的和平教育,長遠看來將會在青年身上開花結果,從而建構更加和平的社會。

20191208-龍應台基金會邀請國際廢除核武運動委員川崎哲專題演講。(蔡親傑攝)
20191208-龍應台基金會邀請國際廢除核武運動委員川崎哲專題演講。(蔡親傑攝)

喜歡這篇文章嗎?

鍾巧庭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