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替美國總統開刀、年薪百萬美元!一句話讓他放棄高薪,回台灣投入偏鄉醫療

2018-12-22 09:00

? 人氣

對行醫有深刻理想的黃勝雄醫師。(圖/字畝文化提供)

對行醫有深刻理想的黃勝雄醫師。(圖/字畝文化提供)

在美國,我很年輕就獲聘為美國外科學會院士,甚至以華人身分進入美國總統雷根的醫療小組,這是前所未聞,也因為幫許多醫師和護士手術治病,被尊稱為「Doctor’s doctor(醫師的醫師)」,在美國的年薪超過百萬美元,可說是名利雙收。但史懷哲的精神始終沒有離開過我的心,對我來說,一個人如果只知道物質享受,忘了應付出的責任,那就是沒有靈魂的人。聽到花蓮門諾醫院前院長薄柔纜醫師感嘆:「臺灣醫師到花蓮很遠、到美國很近!」讓我既震撼又慚愧,決心回到故鄉,投入臺灣偏鄉醫療,那年我正值五十五歲壯年。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大熱天,七十八歲的黃勝雄醫師西裝筆挺,打著領結,舉手投足之間充滿著紳士風範,精神奕奕。不論做什麼,他都拿出一百二十分的精神,跟他約訪,他提早半小時抵達;就如同行醫時,他清晨六點出門,晚上十點回家,平均每個病人看診要花上三十分鐘,仔細瞧了又瞧,就怕遺漏什麼,擔心病人不清楚病情會焦慮,寧可多做一點、累一點,也要設身處地為人著想。如果不是因為大三那年黃勝雄因病住院,因緣際會下讀了《史懷哲自傳》,這世間可能多了一位物理學家、少了一位好醫師。

黃勝雄原本是師大物理系學生,那年代太多學生想跟隨諾貝爾得主李政道與楊振寧的腳步,成為舉世聞名的物理學家,但黃勝雄深思熟慮後,認為如果要繼續物理學,埋首研究「相對論」與「量子力學」,恐怕大半輩子都會待在研究室,與人的互動不多,而且有幾人能夠像楊振寧和李政道這樣的成就?他決定重考,轉念醫科,追隨史懷哲的腳步,以行醫為終生志業。

黃勝雄一九六一年考進北醫,當年北醫創校不久,設備簡陋,在這樣的環境下絲毫不減損黃勝雄的學習動機,他埋首醫學書籍,學校也請來許多臺大師資,學習上不成問題。由於北醫當時沒有附設醫院,他畢業之前到臺北馬偕醫院當實習醫師(Intern),為期一年。

當時黃勝雄已決定要到國外繼續專科訓練,「有顆想學更多的心」。那時班上畢業生九十多人,一半去美國進修,父母堅持要他先結婚再出國,他順從父母之意,先到彰基當住院醫師(Resident)、完成終身大事,兩年後申請獎學金赴美深造。

他先前往賓州大學附設醫院擔任一般外科住院醫師,之後到湯姆森傑佛遜大學(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附設醫院神經外科接受住院醫師訓練,歷任匹茲堡大學醫學院神經外科顯微手術研究員,並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取得公共衛生碩士,擔任湯姆森傑佛遜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外科臨床教授,在美國一待就是二十五年。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