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任昌觀點:剽竊(plagiarism)的典故與影響:唯有忠實記載的文明,才得以延續

2016-12-17 06:50

? 人氣

作者認為,司馬遷所說:「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最能淋漓盡致地描述學術活動的過程與目的。(取自維基百科)

作者認為,司馬遷所說:「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最能淋漓盡致地描述學術活動的過程與目的。(取自維基百科)

將抄襲(plagiarism)的英文翻譯成「剽竊」,會比「抄襲」更能傳達原意,因為plagiarism的同義字有:侵占(appropriation)、海盜(piracy)、仿冒(counterfeiting)、偷竊(theft)或假冒(passing off)等。牛津字典如此解釋:plagiarism是將他人的作品或想法,竊為己有的行為(The practice of taking someone else's work or ideas and passing them off as one's own)。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抄襲(plagiarism)的拉丁字源是 “plagiarius”,意指從事綁架、誘拐、掠奪行為的匪徒。古代羅馬詩人馬夏爾(Martial,出生於西元前40年)目睹自己的作品被其他文人吟誦,卻隱匿真實創作者的身分,吟誦者無意或故意地冒充是創作者;馬夏爾因此嘲諷這些人,稱他們是掠奪的盜賊(plagiarius)。這個拉丁字轉化到英文就是“plagiarist”(盜用他人文字者),盜用的行為被稱為plagiarism,翻譯成「抄襲」或「剽竊」。(補充:以上資訊綜合整理自Plagiarism Today等網頁。)

古羅馬詩人Martial。(取自維基百科,作者提供。)
古羅馬詩人Martial。(取自維基百科,作者提供。)
 

不分古今中外,剽竊是文明國家的共同敵人

至於中文的「抄襲」與「剽竊」的典故為何?唐朝柳宗元在〈辯文子〉敘述:「然考其書蓋駮書也,其渾而類者少,竊取他書以合之者多,凡孟子輩數家,皆見剽竊,嶢然而出其類。」以及曹雪芹《紅樓夢》第84回:「那些童生都讀過前人這篇,不能自出心裁,每多抄襲。」還有《文明小史》第30回:「伯集讀書未成,那裡弄得來?只好抄襲些舊稿。」(以上資訊取自教育百科。)抄襲是指抄錄別人的作品,再竊為己有;或是所謂的「自我抄襲」(self-plagiarism)自己的舊稿,藉此膨脹、吹噓著作的產出數量。抄襲行為成立的必要條件是,意圖誤導或欺騙讀者。

古代中國人重視著作人格權(moral rights,作者性格與特色,其表徵不得仿冒或轉讓),因而有人生「三不朽」是「立德、立功、立言」的說法。著作(立言)和學術之間有何關係?想想看,為何我們今天可以欣賞到司馬遷、李白、杜甫、曹植、蘇軾等大文豪的作品?是否曾經存在更膾炙人口的作品,卻被歷史埋沒,以致於身在後代的我們無緣欣賞?在物資匱乏的古代,創作活動是一項奢侈的行為,學者必須得到貴族與國家的支持,才得以從事學術活動;能夠將作品保存至後代,更需要軟(制度)、硬體(書簡、紙張、典藏機構)設施的支援。古人是否具有從事學術活動的條件,以及學術活動成果是否可以順利傳承至後代,權力機構與國家制度扮演著關鍵性的角色。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