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年輕的國家即將現身?太平洋小島「布干維爾」舉辦獨立公投,決定是否脫離巴布亞紐幾內亞

2019-11-20 16:30

? 人氣

布干維爾公投委員會為了提高投票率,舉辦多場會談鼓勵民眾對話。(截自布干維爾公投委員會資料)

布干維爾公投委員會為了提高投票率,舉辦多場會談鼓勵民眾對話。(截自布干維爾公投委員會資料)

人口不到30萬的太平洋小島「布干維爾」將在11月23日舉行獨立公投,決定是否脫離巴布亞紐幾內亞。公投屬於2001年內戰結束並簽訂的和平協議條件之一,但實質獨立的最終決定權仍掌握在巴紐政府手上,也令各界擔心公投會否引發另一場衝突。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11月23日,巴布亞紐幾內亞(Papua New Guinea,簡稱巴紐)的唯一自治區布干維爾(Bougainville)將舉行獨立公投,選民將決定布干維爾要爭取 (1).更多自治權或(2).獨立建國。若結果支持獨立,布干維爾可能將成為世界上最年輕的國家。布干維爾位於巴紐首都莫士比港(Port Moresby)東邊955公里,面積僅約台灣1/3大,但在爭取獨立之路上,卻整整歷經20年的掙扎才走到今日。

銅礦資源分配不均引爆內戰

位於布干維爾中部的潘古納銅金礦坑(Panguna mine)正是促使獨立的主因,該礦坑是全球最大的露天礦場之一,蘊藏10噸礦石,其中0.34%為銅礦,還有1200盎司的金礦。布干維爾在一戰時成為澳洲屬地,1975年巴紐獨立時被劃為領土一部分。開採銅礦帶來的收益,占巴紐財政收入17%至20%,但卻甚少回饋至布干維爾居民,甚至造成環境汙染。

1988年,由於礦場矛盾日益嚴重,巴紐加派軍警進駐,「布干維爾革命軍」(BRA)奮起反抗,陷入長達10年內戰,當時布干維爾人口約20萬人,外界估計至少2萬人在戰爭中喪生,超過10%之多。內戰爆發後,潘古納銅金礦坑關閉至今。

布干維爾的潘古納銅金礦場是世界最大露天礦場之一,但在1988年內戰後關閉至今。(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布干維爾的潘古納銅金礦場是世界最大露天礦場之一,但在1988年內戰後關閉至今。(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和平協議的三根支柱

布干維爾的澳籍法律顧問瑞根(Anthony Regan)解釋,潘布納礦場讓布干維爾人質疑他們可以從中獲得什麼,因為他們的資源一直被巴紐剝削利用。但戰爭持續10年後,1997年各方領導人都承認打下去不會有結果。歷經2年協商,布干維爾與巴紐終於在2001年達成和平協議,協議載明了「三根支柱」(The Three Pillars),包括逐步收回並摧毀武器、巴紐同意當地成立自治政府,並允諾將在自治區成立的10至15年內舉行獨立公投。

不過,和平協議中也明定,這場公投沒有法律效力,只是一場諮詢性投票,巴紐仍握有最終決定權。布干維爾最後於2005年選出第一屆自治政府(ABG),因此公投期限落在2015年與2020年6月之間。

推動公投也非易事

不僅歷史糾葛深,《衛報》(The Guardian)也報導,布干維爾推動公投的過程相當辛苦,因為當地約90%人口都住在農村,其中至少半數以上是文盲;布干維爾也沒有覆蓋全島的廣播或電視台,每天全靠從巴紐本島送來的數百份報紙接收外界資訊。布干維爾公投委員會(BRC)執行長克勞蒂奧(Mauricio Claudio)表示:「最主要的挑戰是委員會擁有的時間不夠。」

美國籍的克勞蒂奧今年初才抵達布干維爾,委員會主席也是2018年12月才由前愛爾蘭總理埃亨(Bertie Ahern)歇下任命。埃亨於去年10月參加歐盟、紐澳、美國、日韓與斐濟共同組成的國際會議,受到布干維爾政府邀請而接受任命。此外,內戰造成的創傷仍歷歷在目,克勞蒂奧指出,當地的通訊傳播、基礎建設、電力供應都是棘手難題,還要加上險惡而天災頻繁的氣候,「環境真的很艱困」。

巴布亞紐幾內亞的布干維爾自治區,為了礦場資源分配不均而追求獨立多年,11月23日將舉行公投。(截自布干維爾公投委員會資料)
巴布亞紐幾內亞的布干維爾自治區,為了礦場資源分配不均而追求獨立多年,11月23日將舉行公投。(截自布干維爾公投委員會資料)

但不到一年之內,公投委員會還是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務」,目前至少有20.5萬人登記為選民,男女比例接近50:50。布干維爾人口僅約25萬至30萬人之間,選民登記率高達6至7成,比2015年自治政府選舉還高出20%以上。

此外,為了符合和平協議的「三根支柱」,自治政府也花費相當大的力氣,持續蒐集並銷毀內戰留下來的槍砲彈藥,直到公投委員會認可進度。「我們的任務就是確保公投和平進行,也具有公信力,」克勞蒂奧說。

這場獨立公投將分批舉行,先從最大的兩個鎮布卡(Buka,自治政區首府)與阿拉瓦(Arawa)開始,緊接著才是較遙遠的鄉村,最快也要等到12月才能公布結果。一共設有829個投票站,800個位於布干維爾島,其餘29個位於巴紐各省以及偏遠礦區,澳洲與附近的所羅門群島也各有2個投票所,以便離鄉背井的布干維爾人民投票。

民心嚮往獨立 現實難允許

「人們意見並不分裂,」當地一名倡導和平與婦女權益的運動人士哈可娜(Helen Hakena)說,「大多數布干維爾居民希望投下贊成(獨立)票,人們都說想要自由,從1960年代開始我們一直努力爭取自決,我們希望可以結束這一切。」

然而,潘布納礦場早在內戰時就已關閉,在沒有其他礦場或工業發展、只能依賴農業的情況下,獨立後的經濟發展則是公投背後懸而未解的疑問。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University of NSW)金融系教授強德(Satish Chand)調查,布干維爾政府每年稅賦收入僅美金70.5萬元(約台幣2150萬元),而從巴紐政府獲得的撥款則約美金121萬元(約台幣3700萬元),強德寫下:「這代表至少在2016年以前,布干維爾財政上自給自足的能力不到6%」。

面對尷尬的生計問題,哈可娜也不情願地承認,她不會投下贊成票。哈可娜說:「身為布干維爾女性,這很傷我的自尊,雖然很希望獲得自由並成為獨立國家,但我不覺得我們準備好了。」

哈可娜指出,布干維爾曾經相當富庶,但內戰毀了一切,她只希望回復到基本狀態。她認為,雖然目前狀況並不完美,但布干維爾現在的教育、醫療、通訊和交通等建設都還可以,因此她會爭取更大的自治權。「巴紐政府現在掌握一切,這些都不在我們手上。」

布干維爾公投委員會為了提高投票率,舉辦多場會談鼓勵民眾對話。(截自布干維爾公投委員會資料)
布干維爾公投委員會為了提高投票率,舉辦多場會談鼓勵民眾對話。(截自布干維爾公投委員會資料)

公投無約束力 獨立能實現嗎?

另一個普遍的疑問是,公投既然沒有約束力,贊成獨立的結果會不會付諸實行?澳洲昆士蘭(University of Queensland)大學研究員波伊吉(Volker Boege),他近年時常奔走於布干維爾舉行會談,與民眾討論和平協議與公投。波伊吉說,剛開始,很多民眾都誤以為,未來就是「投下贊成票,開個派對,隔天就獨立了」。

但經過一年來的努力,人們才漸漸了解,公投之後,布干維爾政府與巴紐政府仍須協商,而且最終決定權仍在巴紐國會手上。巴紐政府當然不希望他們獨立,以免其他省分群起效尤,但即使最順利的情況下,真正獨立可能也需要花上數十年。波伊吉說:「期待很高,所以公投之後,可能會湧現強烈挫折感與失望感。」

波伊吉也指出,今年5月巴紐選出新任總理馬拉佩(James Marape),相比前總理歐尼爾(Peter O'Neill),馬拉佩比較支持布干維爾獨立。但亦有報導指出,親中的馬拉佩支持中國投資潘古納礦場,礦場資源能否真正由當地人民自己支配也很難說。布干維爾自治區首長莫米斯坦言中國有意投資,但一切要等公投之後再議。

現在,哈可娜再度壟罩在內戰陰影之下,她在戰爭中失去多位親人,種種恐懼都讓她無法安心。她在內戰後創立的婦女支持團體,如今也在宣導「為公投結果做好準備」。他們呼籲民眾自己種植蔬菜,囤放藥品和食物。

「這就是我們告訴其他女性的,準備好一切,因為我們不知道會不會有麻煩,」哈可娜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

王穎芝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