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放話「中美達成第一階段協議,我們的農民要加班了!」美國農夫心聲:中國真的收貨再說吧

2019-10-14 11:02

? 人氣

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農民收割大豆。(美聯社)

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農民收割大豆。(美聯社)

上星期五(11日),川普政府宣布,美國對華農產品銷售可能顯著增加,美國農民對此感到鼓舞,但表示他們需要看到實際成交的後續行動。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美國財政部長史蒂芬・馬努欽(Steven Mnuchin)表示,作為不完全貿易協議的一部分,中國每年的農產品採購規模可能達到400億至500億美元,這可能會使中國2017年從美國購買的240億美元的農產品及相關產品增加一倍以上。

依靠中國作為美國大豆和高粱的最大買家,以及作為豬肉和奶製品主要市場的農民,在美中15個月針鋒相對的關稅衝突中,已經看到自己的收入暴跌。

北達科他州的農民蒙特・彼得森(Monte Peterson)說,對中國而言,至關重要的是實際接收美國農產品而不是僅僅宣布購買。

在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會談後的新聞發布會上,美國總統川普開玩笑說,這份不完全協議意味著美國農民「將不得不加班」。不過,他和馬努欽都沒有透露,中國承諾購買的是哪些商品。

泰森食品公司(TSN.N)的發言人加里・米克爾森(Gary Mickelson)表示:「與中國達成貿易協定的消息令我們感到鼓舞,我們希望了解詳細情況。」

中國於2018年7月對美國大豆徵收25%的額外報復性關稅,導致大量美國作物沒有售出,並使得價格降至多年來的低位。川普已承諾提供280億美元的救助計劃來補償農民,後者在2016年廣泛投票支持他。

行業組織「美國大豆出口委員會」首席執行官吉姆・薩特(Jim Sutter)表示:「我們的農民很堅韌,但是他們需要長期解決這場貿易戰,讓中國所有進口商都在沒有任何報復關稅的情況下將美國大豆買進中國。」

近一年半以來,中國主要依靠從巴西和阿根廷進口大豆,來飼養牲畜,但現在的初步協議可能會將貿易流量轉移到美國。即便如此,南美種植者表示,美中達成協議將為全球市場帶來所需的穩定性。

巴西豆農卡隆・賈科梅利(Cayron Giacomelli)表示:「如果他們達成協議,巴西大豆種植者將更容易預測市場和進行計算。」

在兩國的華盛頓貿易談判之前,中國已經增加了對美國豬肉的採購,美國政府週四公佈了創紀錄的每週出口銷售記錄。近幾個月來,數百萬中國豬死於豬瘟,這使中國在全球大舉購買豬肉。

總部位於內布拉斯加州奧馬哈市的「高級經濟方案」公司( Advanced Economic Solutions)的經濟學家比爾・拉普(Bill Lapp)對高達500億美元的數字表示懷疑。

他說:「我們以前見過類似的大數額,但並非總是能兌現。」

在周五宣布這一消息之前,美國大豆價格攀升至自貿易戰開始以來的最高點。川普表示,最多可能需要五個星期才能達成書面協議。

全球期貨交易商嘉吉公司(Cargill Inc)通過電子郵件聲明說:「我們很高興雙方都坐上了談判桌,因為對於美國農民來說,重新開放這個市場很重要。」

根據政府數據,在截至8月31日的2018/19銷售年度,中國進口了超過1300萬噸的美國大豆,並且在當前季節增加了近500萬噸的進口。這個數量遠不及貿易戰前中國每年從美國進口的至少3000萬噸。

馬努欽告訴記者,川普已經同意不將25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的關稅從25%提高到30%,但沒有提及取消已經超過一年的關稅。

倡導組織「自由貿易農民」說,現在慶賀達成協議還為時過早。

該組織的聯合執行董事布萊恩・庫爾(Brian Kuehl)在一份聲明中說:「承諾增加農業生產的採購是令人欣慰的消息,但時間表、價格、商品種類和許多其他問題的細節必須有答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