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山專欄:臺灣病:世界經濟發展的一聲歎息症候群

2016-10-19 06:50

? 人氣

台灣創造過經濟奇蹟,成為科技產品大國,但近年的「台灣病」卻讓台灣經濟前景蒙上陰影。(資料照片,王德為攝)

台灣創造過經濟奇蹟,成為科技產品大國,但近年的「台灣病」卻讓台灣經濟前景蒙上陰影。(資料照片,王德為攝)

「臺灣病」癥候與現象的實化步伐,不斷加速凸顯,正引起國內外關切。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臺灣病」之嚴重拖垮整個政治經濟社會,必讓臺灣在面對未來的成長發展,要就此翻滾在「中等所得陷阱」漩渦中戛然止步。這是不少國際級智庫專家學者之間,逐漸擴散普及的共識看法,非常值得臺灣社會的深切重視。

發病逾二十年的臺灣病(Taiwan Disease)

發病既逾二十年的「臺灣病(Taiwan Disease)」猶在大步加速惡化,很快就要成為世界經濟發展史新添一例的另類典型病症,確讓島上全體國人百姓倍感挫折。

「臺灣病」的基本特徵與震盪效應,可以說是充分結合了世界經濟發展史上的四大經典「經濟社會病症」的綜合併發症候群:在人類社會經濟發展史上,「英國病」「荷蘭病」「阿根廷病」「菲律賓病」等幾個著名的經濟病症,都是曾經讓原本繁榮美好的經濟社會,皆在鼎盛英年,驟爾逆轉為退壞破敗,久久難以復起。也因此,不少國際級智庫專家學者對於「臺灣病」的未來,都抱持相當悲觀推斷。

世界經濟史上四大經典病症的症候情境狀況,不盡相同,但後效則無大歧異。

世界第一經濟強權的遽轉軟弱墬落

「英國病」(English Disease or British Disease),是乃國富尚未成熟,卻已搶先爭逐高度福利國家社會主張,使過度社會福利勒索,掐死了國家持續成長發展,讓日不落帝國經濟,提前落了日:「英國病」的實情是指英國早年在18世紀首發人類社會第一場產業革命,成為「世界工廠」,隨後藉由海上霸權建立了龐大的殖民帝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發展成功的資本主義社會國家,但到了廿世紀初,在工廠經濟架構下,卻領先世界經濟社會,最早崛興出現了世紀初早的工人運動,也因此領先於各國,壯大了工會力量;為了緩和階級矛盾及社會和諧,英國政府乃基於妥協工會民粹壓力,採取當時全球最高標「勞工福利措施」,並改以追求福利國家作為治國政策新目標,以致大大摧毀了「世界工廠」地位與基礎。國勢與國力之同時變軟轉弱,全面削低在列強的實力地位,是為英國病的典型特徵。

外貿導向中小型經濟國家的衰敗

「荷蘭病」(Dutch Disease)是外貿導向中小型經濟國家盛極衰敗的典型病變。其症候群的特徵,乃是在一個極其類近臺灣態勢的中小型國家經濟體當中,受到某一初級產品部門的驟然異常繁榮,反而嚴重導致其他部門衰落的一種經濟失敗症候群:早在廿世紀初的1900年代,荷蘭已然是個製造業發達且大量出口國家,因為發現了大量天然氣,以致更加凸出資源出口貿易部門成為經濟繁榮唯一主力,也使得關聯的零售貿易業及商業服務業蓬起,反而嚴重削弱了製造產業競爭力,終致整體國家經濟,變得「太軟」而衰敗不起,喪失其為世界海權經濟帝國地位。

喜歡這篇文章嗎?

林建山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