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諾貝爾醫學獎》又一個日本本土博士拿諾貝爾!細胞自噬先驅大隅良典

2016-10-03 19:07

? 人氣

大隅良典執教的東京工業大學第一時間在首頁公告獲獎消息。

大隅良典執教的東京工業大學第一時間在首頁公告獲獎消息。

日本東京工業大學前沿研究機構特聘教授、現年71歲的大隅良典拿下2016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殊榮,他是繼1987年利根川進、2012年山中伸彌、2015年大村智之後,第4個拿下醫學獎的日本人。大隅良典的主要成就為細胞「自體吞噬」(又稱「自噬」,為細胞生長、發育與穩態中的常規步驟)過程研究,他在美國的恩師埃德爾曼(Gerald Maurice Edelman)也是1972年的諾貝爾醫學獎得主。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現年71歲的大隅良典為日本福岡縣出身,是家中的老么,父親曾在九州大學工學系當教授,他從小就靠著哥哥送他的自然科學叢書學習,其中又以生物學史者八杉龍一的《生物的歷史》(生きものの歴史)、英國物理學家法拉第(Michael Faraday)的《蠟燭的科學》等書影響最大,算是他對科學研究的啟蒙書。

憑著幼年的興趣,大隅原本打算進入東京大學理學院專攻化學,但因對教養學院新設的基礎科學科也有興趣,最後改走基礎科學,與發明全球首個「螢光DNA測序技術」、曾被看好角逐諾貝爾獎的神原秀記是同系同學。大學畢業後,大隅繼續就讀研究所,在日前逝世的東大名譽教授今堀和友手下,進行蛋白質合成相關研究,而後也曾到京都大學研究所修習課程。

大隅1974年在東大取得博士學位後,在恩師今堀和友的引薦下赴美從事博士後研究,進入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埃德爾曼(Gerald Maurice Edelman)的研究室學習,同時確立從事體外受精研究。而後大隅受東大理學院教授安樂泰宏邀請返日,到東大理學院擔任助手,而後歷任基礎生物學研究所名譽教授、東京工業大學前沿研究機構特聘教授等職。

大隅主要專攻生物學研究,特別是分子生物學領域,其中又以細胞自噬的分子機制及生理功能等最為著名,曾獲得藤原賞、日本植物學會學術賞及朝日賞等殊榮,可說是細胞自噬研究的先驅,研究論文更是研究者的引用常客,2013年甚至還因此拿下「引文桂冠獎」。

得獎結果出爐後,大隅也在3日晚間8時(台灣時間約晚間7時)於日本東京工業大學召開記者會,他在發表得獎感言時神色嚴肅,聲音也稍稍顫抖,似乎非常緊張,直到進入記者提問環節才露出笑容,大隅除在記者會上談及自己的研究生涯外,也表示諾貝爾獎是他少年時代以來的夢想,對於獲獎深感榮幸。

大隅說自己是周遭公認的「怪人」,像是他已逝的父親大隅芳雄曾任教於九州大學工學院,他就故意選擇東京大學,而且專挑工學院以外的科系。他在1988年擔任東京大學教養學院助理教授時,毅然決然地放棄過去進行的各項研究,改進行酵母液胞內的降解機理研究,當時大隅全憑一人作業,手下沒有半個助手。

「我不喜歡和人競爭,也沒自信贏過別人。」「如果有很多人都研究同一個領域,想要拿第一就只能比速度,但這樣一來就沒樂趣了,我比較喜歡探索別人沒看過的東西。」大隅對科學的熱忱,除幼時的耳濡目染外,他的母校縣立福岡高中也是啟蒙者之一。

大隅在就讀縣立福岡高中時,曾加入化學研究社團,長期接觸顯微鏡、試管等相關實驗器材,甚至還曾和朋友將酒精與蒸餾水混合後飲下,兩頰紅通通地跑回家。儘管成就顯赫,大隅仍保持謙虛態度,認為生命的本質問題僅靠酵母等小細胞就能解決,強調自己只會做有興趣的研究,不會追隨流行。

大隅母校縣立福岡高中得知老校友獲得諾貝爾獎後,校長井上拓夫及大隅高中時代的同學都不斷拍手叫好,共同分享這分喜悅。大隅高中時代的同學早川誠而說:「真的很感謝委員會能給(大隅)這個獎,他從高中開始就非常優秀,我們這些同學根本比不上,他是福岡的驕傲,同時也是日本的驕傲。」井上校長則說:「這是我們學校創校以來首次的壯舉,我真的很高興。」

喜歡這篇文章嗎?

詹如玉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