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培理鑽研東西文化數十載 王德威:證明儒學不是中國現代化絆腳石

2016-09-25 18:07

? 人氣

第2屆唐獎漢學獎得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狄培理(William Theodore de Bary),今天由女兒布瑞特.狄培理(Brett de Barry)代表領獎。(陳明仁攝)

第2屆唐獎漢學獎得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狄培理(William Theodore de Bary),今天由女兒布瑞特.狄培理(Brett de Barry)代表領獎。(陳明仁攝)

第2屆唐獎漢學獎得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狄培理(William Theodore de Bary),今(25)日由女兒布瑞特.狄培理(Brett de Barry)代表領獎,中研院院士王德威表示,狄培理是他在哥大同僚,對儒學所做的比較文化研究,向世界證明儒學絕對不是中國現代化的絆腳石,任何談論亞洲公民社會議題,都不能避談儒家對社會的影響,讓世界可以透過多元視角看待東西方文明,讓東西方文明有了對話的基礎。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狄培理生於1919年,1948年遠赴中國燕京大學(北京大學前身)求學,與國學大師錢穆共同學習,錢穆以de Bary的音譯,為他取了一個富有哲理的中文名字「狄培理」,狄培理今年已高齡97歲,去年才獲得美國總統歐巴馬頒發美國人權獎。

「儒學為中日韓重要思想基礎 不必然是社會進步絆腳石」

王德威表示,狄培理過去幾十年,在進行東西方文化比較研究,跳脫從西方文明看東方社會的偏狹角度,認為儒學作為中國、日韓等國的重要社會思想基礎,不必然成為東方社會進步的絆腳石,東方文明不會追隨西方發展模式,他所出版的《Sources of Chinese Tradition》一書,對於中國傳統習俗背後的社會思想面相,有很深入的描述,讓東西方比較文化研究有了對話的基礎。

20160704-「中研院第32次院士會議」開幕典禮.院士 .王德威.(陳明仁攝)
王德威表示,狄培理過去幾十年,在進行東西方文化比較研究,跳脫從西方文明看東方社會的偏狹角度。(資料照,陳明仁攝)

「不斷的對話」為理念 狄培理堅信討論方能傳承文本

狄培理的女兒布瑞特.狄培理,今天獲頒唐獎時表示,她父親跨入儒學研究,是拜大時代之賜,父親始終相信,經典絕對不只是博物館的收藏品;不同的經典可以透過跨時代、跨文化溝通,他之所以從事東西方文化文本比較,是因為他相信,單一文本必須透過開放的討論,才能繼續傳承下去。

「我父親的教學理念,就是不斷的對話,唯有對話才能完成教學」,布瑞特說,目前世界局勢和他父親投入漢學研究的戰後環境,一樣的動盪,他父親擔心大學校園內的人文對話環境,在世界逐漸走向極端化後逐漸消失,美國大學現在愈來愈技術掛帥,與歷史對話正逐漸式微,這是人類思想很大的損失。

20160925-唐獎頒獎典禮.全體頒受獎人.唐獎創辦人.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中研院長廖俊智.前中研院長李遠哲等全體合影.(陳明仁攝)
第2屆唐獎全體受獎人、頒獎人、創辦人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中研院長廖俊智、前院長李遠哲等來賓合影。(陳明仁攝)

 

喜歡這篇文章嗎?

林上祚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