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爸媽別再有家事「我自己做比較快」的想法!教育家:讓孩子搞砸沒關係

2016-08-31 12:18

? 人氣

有個下午,我走進英文課教室,無意間聽到八年級的學生凱特正向同學抱怨她好餓。我問凱特,是不是忘了帶午餐,她回答:「我有帶,但我不喜歡吃我媽媽幫我準備的午餐。」我第一時間並沒有指出明確的解決辦法,也就是「那你應該自己準備午餐」,只是反問她,如果不喜歡媽媽準備的午餐,有什麼方法可以改善。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我可以用買的……?」她提出方法,但語氣是疑問句,等著看我的回應。

「還有呢……」我要她繼續想。

「或者……我可以……告訴我媽媽我想吃什麼,這樣她就可以帶我想吃的東西,」她更有自信的回答,並為自己想出這麼棒的辦法感到高興。

「還有呢……」我再問。

她面露疑惑,還會有什麼其他辦法嗎?

這時,我轉向她的同學愛爾西,愛爾西的午餐是自己準備的。

「愛爾西,凱特還可以怎麼做,讓她可以吃到自己想吃的午餐,一點也不會抱怨?」

愛爾西臉紅了,回道:「你可以自己帶午餐啊,我就是自己帶。有時候全家吃完晚餐,我就自己包便當,因為食物都已經煮好了,這樣子我就不用一大早趕著上學時,還要準備午餐。」

換成凱特臉紅了。「喔……是喔,我可以自己做。」

而她真的辦到了。頭一、兩個禮拜,她甚至在我聽得到她說話時,故意提起她有多喜歡自己的午餐。大約一個月後,她端著一大盤杯子蛋糕,出現在我辦公室門口。

「今天是我的生日。你喜歡杯子蛋糕嗎?是我自己做的。」她朝氣勃發,很興奮有這個機會,讓我知道她的烹調技巧已經這麼厲害了。

我拿了一個,並看著她將其他杯子蛋糕分給同學,大約每隔三十秒,她就會說這是她自己做的。

「連糖霜都是!」她開心說著。

過去的爸媽曾讓孩子做家事,孩子也喜歡覺得自己是能幹的,但後來的爸媽不再讓家務成為孩子的責任。我們沒有教孩子如何當個負責可靠的家庭成員,對家庭有所貢獻,反而什麼事都幫他們做。更糟的是,我們並未期待孩子有能力做家事,一旦他們做起家事,我們反而一把搶過來,認為自己做更好。

當孩子整理床鋪,把床單鋪平之後,我們突然出現。在他們將洗好的衣物摺好,把摺錯的毛巾拉直之後,我們突然出現。我的確曾由我兒子手中搶過海綿,因為他把原本要清理的牛奶漬弄得更髒了。我把他請出房間,要他「去玩就好」,因為他做事沒有我快,也沒有我做得好。我了解我們都有想把事情做得更好、更快、更整齊的衝動,但目的究竟是什麼?當我們介入並接手,把事情做得如我們想像的一樣,除了速度與完美之外,其實犧牲了更多東西。

更重要的是什麼—是盤子乾淨無垢重要,還是孩子因為終於對家庭做出有價值的真實貢獻,而明白自己為何而做與油然而生的榮譽心重要?床單沒有皺紋重要,還是孩子學會如何把做家事納入他的日常事務重要?我們插手管事,只會造就出情緒障礙、智能障礙跟人際關係障礙的孩子,一沒有大人指導,便不確定方向或目的。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