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勢關注》「下課了〜我要回家幫阿嬤煮飯!」偏鄉地區孩子,放學後在做什麼?

2016-07-26 11:18

? 人氣

在新北市都會區某所國小外,還沒四點,校門口擠滿了形形色色的接送者。四年級的小芬媽媽是全職家庭主婦,在晚餐前會先帶著她去上鋼琴課,回到家先寫功課,媽媽準備晚餐,約莫八點開飯,爸爸和哥哥會在之前到家,一家人在飯桌前齊聚…..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一年級的元元等到爸媽到安親班來接他,已經是晚上七點後的事了,一周有四天半天課的他,午餐、作息全由安親班安排,但就算家人相聚時間只有一點點,仍然每天見得到爸媽。

營養午餐帶回家 作為一家人的晚餐

來到偏鄉,狀況大不同。屏東部落的阿凱三年級,放學後要帶著弟弟、妹妹走回自己的家。阿凱的媽媽在妹妹出生後不久就離家,再也沒回來過,而爸爸在外地工作;白天家裡只剩阿嬤,阿嬤眼睛不好,阿凱和弟弟、妹妹必須幫忙家務和煮飯工作。有時老師會讓阿凱帶回班上沒吃完的營養午餐,作為他們一家的晚餐。

偏鄉的孩子需要的是資源,還是陪伴?(圖/擷取自太陽報網站)
偏鄉的孩子需要的是資源,還是陪伴?(圖/擷取自太陽報網站

爸媽都在外地工作的五年級萍萍,來自花蓮部落,扶養她長大的是阿祖,阿祖還算硬朗,能操持家中大小事,不用她幫什麼忙。萍萍放學後會參加當地社福機構的課後照顧班,在這裡有社工陪伴,不只完成每天的作業,還有很多才藝課程、戶外體驗、部落文化傳承的活動等著她和其他小朋友。

爸媽外出謀生 老人務農留鄉 城鄉差異令人詫異

台灣的偏鄉地區,平地有,山上也有,其中更多的是原住民部落。一提到「偏鄉」,多數人浮現腦海的第一印象,不乏「資源不足」、「競爭力低」、「貧窮」這幾個關鍵字,卻少有人知道,父母離鄉背井為家庭投下的震撼彈有多大。

因為當地就業機會缺乏,年輕人口外流的現象早已不陌生,老人務農留鄉,到外地工作的父母無法負擔孩子的照顧,僅能賺取一家老小度日的生活費,留下的子女誰照顧?不是阿嬤,就是阿祖。

偏鄉面對不只隔代教養,更多是有無機會扭轉不需離開家園外出謀生的命運。(圖/擷取自石門水庫環教平台網站)
偏鄉面對不只隔代教養,更多是有無機會扭轉不需離開家園外出謀生的命運。(圖/擷取自石門水庫環教平台網站

吳念真導演曾經拍攝的偏鄉隔代議題紀錄片《阿祖的兒子》,震撼了台灣社會。片中住在山上的六歲男童阿宏,與七十一歲的阿祖相依為命,從來沒見過媽媽。阿祖在女兒十七歲時帶回來外孫女讓她扶養,等到外孫女十七歲時,又帶回阿宏讓她扶養。在都會地區看來詫異,卻是偏鄉普遍的寫照。

原住民族家庭年平均只有一般家庭收入6成

再者,單親家庭在台灣普遍,在原住民部落亦然,然而原住民的單親家庭更伴隨著子女眾多的龐大壓力,無論是隔代教養還是單親家庭,經濟的困窘都如芒刺在背。根據原住民族委員會103年「台灣原住民族經濟狀況調查報告」指出,原住民族家庭年平均收入為65.81萬元/戶,而台灣全體家庭年平均收入就達107.14萬元/戶,等於只有一般家庭收入的六成。

偏鄉地區雖說資源缺乏,許多地方卻是山明水秀,孩子們身處大自然,有田野為伴,綠草可臥,原住民天性喜愛合作互助,不同人家的孩子更是不分你我,在放學後玩在一起,無疑是令都市人羡慕的童年。但是,當孩子長大後,現實問題接踵而至,他們是否會複製上一代的命運,被迫到外地工作,將子女留給老人家照顧,讓子女再次嚐到孤單、沒有父母陪伴的滋味?

競爭力重要?還是情感需求迫切?

偏鄉困境一直都在,許多地區照顧計劃不斷進入,更不用說像是電腦、文具、圖書等物資的捐贈從沒間斷過。我們不妨先著眼於一個孩子的需要,到底是未來的競爭力重要?還是眼下那沒有被滿足、每個人對家庭基本的情感需求迫切?

無論是阿凱和萍萍,爸媽不只不能接送他們上學,更在很多重要的日子中被迫缺席,誰能取代父母陪伴的角色,用愛來彌補?是年邁的阿嬤、阿祖?學校老師?還是當地服務他們的社工?

或許他們在童年時光最渴望的,不只是擁有與其他地區相當的資源,更是父母回鄉的那一條路,距離可以越來越短,好讓他們在放學回到家之後,可以擁有父母溫暖的陪伴。

民間企業與政府一起帶動公益發展,才是讓偏鄉進步的關鍵因素。圖為中信慈善基金會所參與的「臺灣夢計畫」,目前在全臺已有18個社區成為築夢基地,322位國小學童接受長期照顧,不僅發揮在地人幫助在地人的溫情,也建構社區安全網絡。(圖/中國信託提供)
民間企業與政府一起帶動公益發展,才是讓偏鄉進步的關鍵因素。圖為中信慈善基金會所參與的「臺灣夢計畫」,目前在全臺已有18個社區成為築夢基地,322位國小學童接受長期照顧,不僅發揮在地人幫助在地人的溫情,也建構社區安全網絡。(圖/中國信託提供)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