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政策別走向滅村之路

2016-05-25 06:10

? 人氣

教育部長潘文忠21日舉行上任後第一次記者會。(教育部)

教育部長潘文忠21日舉行上任後第一次記者會。(教育部)

前幾天,屏東縣議會取消大學制通過,難得引起屏東網友嘩然討論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其實大學制取消,筆者能認同,但只認同,讓市區開放而已。

大學制取消與否,不單只是延伸互借學生問題,筆者認為,這是保障農村文化的去留問題。以農村鄉鎮為例,鄉內大學校資源必定壓縮小學校生存。如大學制開放,以台灣家長概念,不能輸在起跑點上,勢必能更輕鬆把孩子送交鄰近大學校裡就讀。

農村裡小學,以屏東狀況來說,現今可能不足百人。而這些學校,要大不大、要小不小。現今還能有這些人口,是過往農村庄頭務農人家的後裔子孫,而無奈近幾年城鄉差距,工作機會少,年輕人漸漸出外,人口大量外流之下,導致人口大量銳減。還願意留在庄頭的家長,大多是承接父母親所留下祖產業,或者得需照顧年邁雙親,自願待在鄉下。

另外關鍵因素,筆者所觀察,促使家長留鄉最主要原因,是「學校」,有學校就能供小朋友就讀,阿公阿嬤相對也好配合幫忙照顧孩子,例如隔代教養等等,就必須仰賴。

而這樣的農村集聚社區,沒有任何行政機關。相對「學校」的功能角色就特別重大,不只有「讀書、上課」的任務。參與村落文化,像廟會、社造等等,由校長或在地老師參與推動,帶小朋友投入參與,學校就能扮演很重要的社區傳承角色。

然而教育部所推大學區制,說白點,只是在慢慢朝向滅校原則在處理。讓各校互相競爭,適者生存不適者而淘汰。未來孩子如往大學校邁進,沒有了地方小學校。那留在家鄉的年輕人越來越少,而老人也會因為孩子而遷居。社區人口遞減,就等於朝向滅村前進。如何保護偏鄉農村文化、提高知識水平,才是未來,農村學校辦學重要性。

高等教育改革論壇:迎向大學的挑戰 啟動記者會。(王德為攝)
高等教育改革論壇:迎向大學的挑戰 啟動記者會。(王德為攝)

在台灣,社會階層裡所組成的結構,鄉下所成長孩子和都市裡孩子價值觀必定不同,也因為不同的存異,彼此能互相激盪,才能堆積成就一個多元價值社會,讓國家整體向上進步。而政策推動,如不能保障偏鄉學校生存,一但社區沒了學校、沒了孩子,全都轉往都市裡學校成長,沒根沒文化認同,價值觀一致。對比周遭先進國家對自身文化認同而產生國際競爭力,台灣該拿什麼跟人家比?

回到主題,筆者認為,市區勢必得開放大學區,他們特質文化,就是強調競爭。家長選擇,也不因大學制而影響,辦學特色朝向哪裡,有興趣,家長自然會選擇往哪跟進,因為「孩子,絕對不能輸在起跑點上」。但,還是些許家長願意,把小孩送到偏鄉去就讀,因為他們所貫策是「快樂的學習,健康的成長」。

家長有句名言,我不會讓孩子走我過去的路。

但都忘了,有以前的路,才能造就現在獨有價值觀。社會整體組合,必須要有不同對話,才能形成一個結構性的社會。如果,哪天台灣只剩下台北市的孩子,沒有組合,台灣到底會變成怎樣?才值得我們深思。

*作者為教育工作者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