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透過重演追尋真實及諒解 《無知時刻》揭露歷史的多層面貌

2016-05-08 18:06

? 人氣

電影《無知時刻》劇照(取自www.makhmalbaf.com)

電影《無知時刻》劇照(取自www.makhmalbaf.com)

伊朗導演馬克馬巴夫(Mohsen Makhmalbaf)1996年的半自傳作品《無知時刻》(A Moment of Innocence),於7日為第十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記錄X記憶:重演」單元揭開序幕。哥本哈根國際紀錄片影展(CPH:DOX)選片委員會主席米爾克森(Mads Mikkelsen)於映後座談中肯定「重演」(reenactment)作為紀錄片拍攝手法的價值,並指出,像是《無知時刻》這樣的佳作很適切地提醒了我們使用重演所必須面對的議題,以及作品中難以完全避免的主觀性質。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伊朗知名導演及作家馬克馬巴夫少年時期參與反伊朗國王巴勒維(Mohammad Reza Pahlavi)武裝運動。在17歲時刺傷並試圖搶奪一名年輕警官配槍,因而入獄服刑,直到1979年的伊斯蘭革命後獲釋。

《無知時刻》敘述20年後,馬克馬巴夫與當年被刺傷的警官塔伊比(Mirhadi Tayebi)合作「重演」1974年的這場事件。兩人選定年輕演員飾演年輕的自己,卻逐漸發現彼此對過往有著截然不同的解讀。透過這場拍攝計畫,兩人也都探索了記憶中更為傷痛的部分。

在紀錄片中使用「重演」的爭議性

「重演」的技法並不新鮮。在1922年紀錄北極圈愛斯基摩人生活的紀錄片《北方的南努克》(Nanook of the North)中,主角便以重演的方式再現了祖輩的生活方式。當時劇情片與紀錄片並無明確分野,此片也是最早被列入美國國家電影保存委員會保護電影名單的作品之一。

如今紀錄片在傳統手法上,使用資料檔案、目擊者或參與者訪談、旁白解釋與重演等方式拍攝。但由於紀錄片在定義上處理事實性題材,其目標即使不是呈現事實,至少也是盡力地追求真實。使用重演技法,也較具有爭議性。

重演指的是依據歷史事件資訊,以人為的方式重建、演出這段事件。依照奧斯卡金像獎(Academy Awards)對競逐最佳紀錄片獎的規定,作品可以在真實現場拍攝、部分使用重演、資料畫面與動畫等其他技術,只要作品著重在事實而非虛構上。

在2005年獲得奧斯卡最佳紀錄短片的《重大時刻:孩子們的遊行》(Mighty Times: The Children's March),曾因重演的片段難以區辨而引發爭議。導演哈德森(Robert Hudson)與休斯頓(Robert Houston)描述,他們拍攝這部電影的方式「有如烘焙夾心餅乾」,「我們使用紀錄檔案製成一部傳統紀錄片,然後拍攝另一層影片......這一層作品填入(原作的)間隙中,為這段不為人知的民權歷史提供了一個流暢且明確的敘事。」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