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杰專欄:士林官邸中最後的皇帝

2016-05-07 06:50

? 人氣

翁元在士林官邸為蔣介石服務了二十多年,據他形容,士林官邸儼然是一個小紫禁城,而蔣介石就是這個紫禁城唯一的皇帝。(擷自鳳凰視頻)

翁元在士林官邸為蔣介石服務了二十多年,據他形容,士林官邸儼然是一個小紫禁城,而蔣介石就是這個紫禁城唯一的皇帝。(擷自鳳凰視頻)

在海峽兩岸及海外華人當中,對蔣介石的評介一直是「冰火兩重天」。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之前,國民黨一黨獨裁、白色恐怖之下的台灣,「先總統蔣公」是一代偉人、民族救星;共產極權、紅色恐怖之下的中國,蔣介石則是臉譜化的反動派和匪幫頭子。最近三十年來,兩岸對蔣的評價又發生了一輪有趣的對調:民主化突飛猛進並經歷三次政黨輪替的台灣,隨著二二八屠殺和白色恐怖時代人權迫害事件一一浮出水面,蔣介石在年輕世代心中逐漸定格為獨裁者和「遷佔式政權」的首領,是一個評價相當負面人物;共產專制體制日漸僵化與嚴酷的中國,一部分看不到民主化希望的民眾,則掀起「民國熱」、「國民黨熱」乃至「蔣介石熱」,很多參與民主運動的知識分子居然為蔣介石這個「失敗的英雄」大唱讚歌,仿佛當年蔣介石若在國共內戰中取勝,中國人也能跟台灣人一樣過上自由民主的生活——他們與台灣代表反動一方的極端深藍人士不謀而合。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我看來,將在台灣已跌下神壇的蔣介石,重新請上中國的神壇,以為蔣介石可以幫助解決當下中國的難題,這是一種思想上的懶惰和道德上的怯懦。台灣的民主不是蔣氏父子恩賜的,儘管蔣介石不如毛澤東那麽殘酷卑劣,但也並非那些憧憬「民國當歸」的中國人所想像的那麽「愛民如子」。對於歷史人物特別是政治人物,都必須去掉其臉上的重重油彩,在其所處的歷史環境中,給予恰如其分的評價。瞭解蔣介石,到美國斯坦福大學胡佛圖書館抄蔣介石的日記,當然是捷徑之一。但若僅僅根據這些日記就對其「蓋棺論定」,必定釀成大錯。每一個寫日記的人,都會不由自主地對真相做出某種程度的過濾、刪節、掩飾與誇耀。所以,參照他人的記述同等重要。對於蔣介石而言,跟目前問世的數十種傳記相比,其貼身侍從副官翁元的回憶錄更為真實與生動——一九四六年,剛剛從中學畢業的少年郎的翁元,以蔣介石的浙江同鄉的籍貫應征入伍,進入總統府侍衛隊,然後隨國民政府遷台,再入選蔣介石的貼身侍從副官,先後服侍老蔣和小蔣一直到他們過世。想想看,這樣一位歷史親歷者,該有多少宮廷秘辛可以娓娓道來!

黨庫通國庫,黨產何其多

翁元加入蔣介石侍衛隊時,國民黨在中國大陸的統治已呈現敗相。一九四九年二月,蔣介石在內外交困之下宣佈下野,翁元所在衛隊奉命趕赴蔣老家奉化,執行一項「特別任務」。大家拚命將幾十箱「軍火」扛上火車,有個粗心的衛兵不小心弄翻了一箱,夜暗中,只聽見一聲「嘩啦啦」,一整箱亮晃晃的袁大頭銀元,傾覆在火車站月臺上。後來,翁元才知道,那一大箱、一大箱的銀元,其實是「總裁溪口辦公室」的辦公經費——包括自己每月一塊銀元的薪水在內。這些錢是中央銀行總裁俞鴻鈞從國庫裡頭,設法撥出來的一筆經費。

喜歡這篇文章嗎?

余杰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