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日新聞專訪》死刑判決首度執行 平民裁判員:「我再也不想當裁判員了」

2016-05-04 08:13

? 人氣

日本於2009年開始實施「裁判員制度」,抽選一般民眾參與刑事審判。而日本政府也於去年處決一名由該制度判決的死刑犯,這也是裁判員制度的第一例。一名曾參與該審判的民眾日前接受《朝日新聞》訪問,娓娓道出自己從堅信死刑、懷疑自己,到開始反對死刑的心路歷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被處死的死囚津田壽美年(享年63歲),於平成21年(西元2009年)5月30日清晨,在神奈川縣川崎市的某間公寓,不但以菜刀殺害住在隔壁的一對老夫婦,還殺害與自己同住的弟弟,而後遭到警方以現行犯逮捕,最後於2011年7月4日正式被判為死刑。

「死刑不再是別人家的事」

住在神奈川縣的前裁判員米澤敏靖(27歲)說:「有了裁判員制度後,死刑不再只是『別人家的事』了,明明只是一般民眾,卻要參與會剝奪人命的判決,心裡真的很難受。」「我腦中常常會浮現(津田死囚)的臉,他在法庭上總是面無表情,大概是在想自己『生命的盡頭』究竟會是什麼樣子吧。」

津田死囚於2011年6月17日被法院宣判死刑,當時米澤只是個即將步入社會的大四生。米澤於判決後說:「我們(裁判員)在充分考慮受害者遺屬的心情、被告的經歷後,才做出這個決定(死刑),希望被告能好好反省錯誤,誠心服刑。」

米澤說,他雖然認為有死刑比較好,但也承認有許多案件無法靠死刑來降低發生率。同年7月,津田死囚撤回上訴,判決正式成立,米澤說:「感覺就像是(津田)接受了我們(裁判員)煩惱了許久才做出的決定,我真的鬆了一口氣。」

「所以你殺了人嗎?」

米澤說,他曾和朋友談到當裁判員的經驗,那時朋友問他:「所以你殺了人嗎?」當下他的胸口彷彿被人狠狠地撞了一下,這是他從未想過的問題。在米澤的觀念中,所謂的「死刑」是由某個人去執行的「最嚴厲的刑罰」,完全沒想到「間接」參與判決的自己,其實也是在「殺人」。

「這樣真的好嗎?」自朋友的疑問後,米澤不斷這樣問自己,心裡非常痛苦,本來想盡力忘記這件事情,但當新聞上出現死刑執行的消息,米澤便會提心吊膽地盯著新聞,看名單內是不是有津田的名字,直到確認沒有津田的名字,他才會鬆了一口氣。

津田死囚最後於2015年12月18日處決。米澤說:「我當時完全無法接受現實,若我不去相信那是我做出的決定(判決死刑),或許津田現在就會在某處好好地活著。」「從那之後過了4個月,『不想相信』的那份心情依然沒有改變,但我知道,津田死囚已經不在這世上了。」「死刑不過是靠著『法律』這道盾牌來進行殺人,在煩惱、痛苦許久後,現在的我比較偏向反對死刑。」

「再也不想當裁判員」

2014年,20多名曾擔任裁判員的日本民眾,公開許多與死刑相關的資料,盼引起國民的議論,並請求法相停止執行死刑。米澤說:「(政府)無視我們的請求,繼續執行死刑,真的讓人很憤怒,(政府)感覺就是想以津田為開端,迅速處決由裁判員制度判決的死囚。」「我曾參與和剝奪人命有關的判決,這個事實是一輩子都不會被抹去的,我必須面對它,繼續活下去,我再也不想當裁判員了。」

日本自2009年5月開始實施「裁判員制度」,這種制度主要是從一般民眾中,以抽籤的方式挑選「裁判員」參加殺人等重大刑事審判。審判法庭主要由6名裁判員、3名專職法官組成,依罪責量刑,判決只要1名法官、5名裁判員同意便可成立,與美國陪審員無法量刑的規定相異。

喜歡這篇文章嗎?

詹如玉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