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蜀專欄:臺灣文化反哺的希望與絕望

2016-05-02 07:00

? 人氣

台灣還有多大企圖心影響大陸?(取自笑蜀微信)

台灣還有多大企圖心影響大陸?(取自笑蜀微信)

拙作《期待臺灣從文明上「反攻大陸」》刊出後,兩岸都有一些回應。其中兩位學者的回應可能最具代表性。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其一來自剛從臺灣訪學歸來的跨文化學者彭小華。跟筆者一樣,彭女士對臺灣也充滿了嚮往,以至於斷言:「我喜歡臺灣人的風範,如果可以選擇,我願意生活在臺灣那樣的社會。」但即便如此,她也不太相信筆者主張的臺灣文化反哺是可能的。因為,「基於我與臺灣人的交談,我也不確定他們有這種興趣。」

其二來自臺灣政治大學的江明修教授。教授在臉書上轉發拙作時,一方面盛讚筆者「對臺灣有很深入的瞭解,見解獨創」,另一方面,又說筆者的主張「可行性則待檢證」。這跟彭女士的看法相近,即也是對筆者的一種委婉質疑。

目標很高大上,很美好,但路徑何在?可操作麼?換句話說,即便大陸有需求,大陸民眾也認可,但如果臺灣並無興趣,筆者的主張豈不要落空?這點上,兩岸很多讀者懷有跟彭小華女士和江明修教授同樣的擔憂。

不能不承認,這些擔憂是有道理的,筆者其實也有類似擔憂。但擔憂的同時,筆者多一些樂觀,因為就筆者所見,臺灣文化反哺並非停留於理論層面,而是早就有了開端。

這開端,就是大陸民眾對兩岸的認知,早已從政治落差的認知,上升到文化落差、文明落差的認知。這個拐點的出現,始自龍應台因大陸冰點事件發表的檄文《請用文明說服我》。這篇檄文第一次以兩岸文化落差、文明落差為主題,充分展示了臺灣人面對大陸那種文化上和文明上的自信,以及對大陸文化重建與文明復興的期待。可以設想,如果這篇檄文出自一個美國人或日本人之手,會激起大陸多麼憤怒的反彈,因為這無疑會被視為一種傲慢、一種羞辱。但值得玩味的正在於此。恰恰因為這篇檄文出自龍應台、出自一個臺灣作家之手,大陸的反應出奇的平和,甚至很大程度上攪動了大陸思想界,引發廣泛的共鳴和反思。

這一事實本身,即是臺灣對大陸的文化反哺,是兩岸關係從過去單純的經貿互動、政治互動及所謂親情互動,向著文化和文明互動升級的信號。這無疑是歷史性的。

時代的趨勢,強化了兩岸文化和文明互動的升級。一個是互聯網尤其社交媒體時代的到來,一批臺灣意見領袖得以登陸大陸,以其言談影響大陸民間輿論。一個是隨著公民社會全球化,大陸公民社會開始跟國際尤其跟臺灣接軌,臺灣的慈濟等公民組織,包括江明修教授在內的臺灣公民社會領軍人物,也紛紛登陸大陸。所有這些,都屬於臺灣對大陸的文化反哺,讓大陸民眾開始認識到一個嶄新的臺灣,一個「溫良恭儉讓」的臺灣、愛的臺灣,總之是一個有著強大人文傳統的臺灣。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